我校特邀海淀区科学教育研究院白雪老师为数学组教师开展题为 “新时代·新评价·新工具:以命题改革撬动评价体系升级”的专题讲座。讲座从教研员的视角出发,聚焦课堂六要素观察、AI课堂分析技术及课例数据解读,为教师优化教学评价与问题设计提供了前沿思路与实践路径。
一、课堂观察六要素:从结构到细节的教研透视
白雪老师从“课堂六要素”切入,结合具体课例解析如何通过教学目标、指导方式、教学过程,学生参与、学生成功率、思维深度等维度,系统性观察课堂实效。每个维度都详细的阐述了核心定义,观察要点,常见问题和优化策略,为听评课教师以及授课教师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他强调,精细化观察是评价改革的基础,只有深入课堂肌理,才能发现真问题、实现真改进。
二、AI课堂析:从数据洞察到思维赋能
讲座重点介绍了AI课堂分析工具的应用,通过实时采集师生互动频次、提问类型、学生应答模式等数据,系统生成可视化课堂报告。白雪老师结合本校一节高中数学课堂真实的AI分析报告,揭示数据背后隐藏的教学问题,并就课堂设计,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关注点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他还在原课例基础上,对问题的开放层次性进行优化,让基础薄弱学生有话可说,同时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高阶思维,实现分层教学,助力培养综合性和创新型人才。
此外,白雪老师通过对比初一学生在几何和代数课堂上的不同表现,指出在代数运算原理类课程中构建多维度课堂的重要性,他结合AI工具,演示如何设计基于实际情境的教学范式,为教师在AI支持下的备课与教学设计提供了清晰引导。
三、实践引领:技术驱动教学评一体化升级
教师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为日常教学中的评价设计与课堂优化提供了可操作的策略。学校将持续引入前沿教育资源,助力教师提升评价素养,以科学评价撬动课堂提质,真正实现为“不同层次学生赋能”的教育目标。
数学教研组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AI赋能课堂的实践探索,将AI工具切实应用于课堂研究,教学改革和评价优化,推进人机协作,助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