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汪锋教授在我校黑匣子剧场为高零高一高二学生举办了一场语文阅读专题讲座,这也是我校第九届读书节“书香润心阅见未来”的系列讲座之一。汪教授围绕语文阅读理解中的思辨能力展开,重点讨论了批判性思维、语言抽象化、作者立场分析等内容。
汪教授首先提出,语文阅读的核心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他以《愚公移山》为例,简要提到关于“愚公是否愚笨”的争议,强调学生需学会质疑文本中的逻辑。例如,课文中“山不加增”的假设是否合理,智叟的观点是否存在漏洞,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接着,他讲解了语言抽象化的概念,提醒学生注意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倾向,避免被表面词汇误导。关于作者立场分析,汪教授指出,阅读时应关注文本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他以鲁迅《故乡》中“草木灰里藏碗”的情节为例:杨二嫂咬定闰土偷埋碗碟,但文本始终未明确真相。“‘藏碗’是事实,但‘谁藏的’仅是推测。作者故意留下空白,正是为了揭露旧社会人际关系的猜忌。”通过这一案例,学生理解到事实与主观推断的边界。
最后,他重点区分了事实与推论的差别。通过鲁迅笔下“藏碗”争议的分析,强调需根据文本证据进行判断,而非盲目接受他人结论。
汪教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在阅读中理解,提升阅读中的审辩思维能力。学校今后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