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北京市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和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要求,2025 年 4 月 18 日,以“精研课标与教材 共育学生法治观念”为主题的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同课异构市级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西黄村校区和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学德育课程教研室和中学德育课程教研室,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教研中心、石景山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思政教研室联合主办,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与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共同承办,吸引了北京市各区中小学近 6000 名思政课教研员和教师线上线下参与。本次活动的举办缘起我校申报的石景山区2024年思政课程特色发展项目——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索与实践,同时也是我校2024年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以来,作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深化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成果。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德育课程教研室主任金利、高中政治教研员刘媛,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副院长赵丽娜,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党总支书记刘晶、副校长徐文博,石景山分院思政教研员刘巍、胡洁,以及丰台区教研员张璇、西城区教研员陈英、东城区教研员孟利等思政专家出席在我校举办的活动启动仪式,我校政治组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
本次活动由刘巍老师主持,赵丽娜副院长、刘晶书记和金利主任分别致辞,阐明了举办本次活动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期待,为活动拉开了精彩序幕。
课堂展示环节,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与兄弟学校教师们围绕 “共育学生法治观念” 主题,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初中阶段,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仇鹤锡老师和北京十一学校石景山实验中学戴君华老师讲授《认识民法典》,通过 “制作民法典手抄报、小法官审理邻里纠纷案”“民法典进社区宣传活动” 等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了解民法典颁布实施的意义、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念和民法基本原则,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
高中阶段,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蒋开界和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李爽老师以《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为题,借助 “依法析案、守法崇德”、“说文解字、探究分享”等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悟编撰民法典的重要价值,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明确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鲜明中国特色,理解民法基本原则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各学段教学立足学情,特色鲜明,充分展现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要求。
交流研讨环节,授课的四位初高中教师和石景山区两位教研员从如何循序渐进对同一主题小初高思政课教学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如何纵向衔接研究课程标准讲好统编教材,如何基于学情结合不同学段学生认知特点选择适切教学策略,如何拓展思路围绕同一课题进行各具特色的设计等方面,对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行简要说明。来自其他各区的思政同仁们畅谈听课感受,高度评价本次活动,肯定我区和我校在积极推进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认为课堂教学具有“实”“活”“巧”的特点,在情境营造、开放设问、思维培养等方面独具匠心、富有实效。
北京市中学德育课程教研室两位教研员也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专业点评。金利老师充分肯定本次活动围绕思政课一体化、同课异构及法治观念培育展开,注重学段衔接与内容关联,以核心任务为引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创设冲突情境,巧用经典案例,探讨了思政课研究实践方向,为新教材教学与学考指导提供了思路。
刘媛老师结合两节课指出,开展法律主题的一体化教学,要注重深研课程标准,挖掘教材资源,关注法律研究对象与方法,讲出学科味道,透析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凸显思政课育人价值。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作为承办学校,在此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秉承北京大学优良传统,以 “一切为了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主动成长” 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新时代领军人才。此次活动不仅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区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贡献了智慧。未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将继续在思政课建设上深耕,以学校“三层五域”博雅课程体系为引领,以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推进博雅思政课程建设。政治教研组作为区教育系统“红帆”先进党员示范组,也将进一步发扬团结进取、勤奋钻研、勇挑重担、开拓创新的教研组文化,积极开展更多高质量思政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教学育人价值,助力学校和区域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