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写给你的“用心说”

作者:梁涧溪 发布时间:2020-02-08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今年的这个寒假,由于新冠病毒而变得格外漫长,久居在家、面对疫情的你,可能也会遇到下面的心理困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用心说”,希望它能带给你一些思考和启发,帮助你用行动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坚定与温暖,积极与能量。
              
                            总是担心生病,惴惴不安怎么办
       初中生小琴,从疫情发生开始就每天查询疫情有关注的数据、了解动态信息,她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时忧时喜,总是格外担心自己或者父母遭遇了“传染源”,怎么办?为此,她每天都感到惴惴不安。  
      【用心说】情绪紧张很正常,积极思维有必要
       特殊时期,我们有一些情绪上的紧张、焦虑这是正常现象,是我们的身体在为压力做准备,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压力。但过分焦虑、疑病,就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当你也感到过度焦虑、紧张不安时,你可以尝试这样做:
       关注科学信息,做好防护措施。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同时做好科学防护,尽量减少外出,可以降低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焦虑。
       积极思维思考,理性面对现状。当出现“嗓子痛、偶尔咳嗽”的现象时,除了担心“我是不是感染了病毒”,还可以再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担心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吗?”还可以查阅权威机构自检指南,使用可靠的就诊方式等。同时,可以再次运用我们课堂中提到的“幸福法则-生活中的小确幸”,每天做一件让自己或者家人幸福开心的小事:比如可以和家人一起玩一些益智游戏、刷一部平时因学业繁忙而没空追的网红剧、尝试动笔画一下这美丽的春雪、吃几包自己爱吃的小零食、做一做体能锻炼等等,不要让自己太闲,适当转移注意力。
              
                          寒假漫漫,静不下心怎么办
       自从过年遇到疫情开始,提早赶完作业的小雨就开启疯狂玩耍模式:睡个懒觉→吃个早午饭→刷刷手机→下午看看书→晚上约几个兄弟打打王者上上分→夜深了再找几部动漫刷一刷,往往要到1.2点才睡。最初感觉很放松,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雨感觉到头晕、无聊,怎么办呢?
      【用心说】规律生活安身心,静下心来深呼吸
说到学校的“三大法宝”大家应该都会会心一笑,但是其实平时看似枯燥无味的计划单,却恰恰可以在这个假期发挥它的巨大功效:通过有规律、有计划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内在的掌控感,让我们“在不确定中寻找稳定的节奏”。计划单上可以是“任务式”的,比如今天要完成的几件事;也可以是“时间式”,比如哪些时间段读书、哪些时间段休息、哪些时间段娱乐等等,当我们有了目标、计划,你会对生活有更大的掌控感。
              
       静下心来深呼吸。之前的初中讲座和心理课堂中,我们尝试带领大家进行了“正念练习”,帮助大家安定情绪,在家里,当你感到心思不静或者比较疲倦的时候也可以做下面这个简单练习:播放一个比较舒缓的音乐,以一个比较放松的姿势坐好,自然舒展,慢慢闭上眼睛,然后深呼吸,慢下来,做几次深长的腹式呼吸,把注意力带到呼吸上,感受自己的呼吸,让自己慢慢静下来。
              
                          手机魔力大,离不开手怎么办
       小夏已经居家十多天了。最初几天小夏还想着学习,制定了一个严格的学习计划,可才坚持了一天,小夏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电子产品上,一遍遍刷着朋友圈,刷着刷着一周就过去了。小夏内心很愧疚,但电子产品真的很吸引他,但是又觉得自己应该放下它们,做些其它事情,怎么做才好?
      【用心说】借工具掌控时间,读书运动放下手机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请你认真思考下自己每天必须用在手机上的时间、和用手机放松的时间究竟应该是多少,如何安排。可以给自己3天的适应期,在计划试运行阶段要对于手机的使用计划做一些优化和调整,也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奖惩。
       同时可以借助手机功能进行自我监控。现在很多手机都有使用时间的统计功能,我们可以每天睡前关注一下自己的使用情况,评估一下自己的使用表现,做好自我监督。也有一些软件可以帮助我们锁定屏幕、静下心来,让软件陪我们一起监督。
       读书运动,放下手机。德克萨斯大学的沃德博士曾招收五百多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并要求他们完成两个需要高度集中注意的认知能力测验。在两个测验中,参与者的手机被分成三组放置:第一组放在桌子上(室内视线范围内),第二组放包里(室内视线范围外),第三组放室外;与此同时,第一个测验要求半数的参与者将手机调为静音,第二个测验则要求关机。实验结果显示:两个测验中,把手机放到室外的学生得分更高。也就是说,只要**你同处一室,就会影响你,不管你看不看得见,静不静音,关不关机。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在你学习的时间,把手机放到其它房间里。
              
                             家庭硝烟四起,和父母吵架怎么办
       这个超长的寒假,小宇觉得最困扰的事情是和妈妈的相处。妈妈不仅是厨师、是老师,更是一个侦察员,“你怎么又看手机了?快去写作业!”“勤洗手,多穿点儿别冻着”“多吃水果”“早点睡觉”“快起床啦”……我觉得她每天唠叨真的好烦呀,那天实在心烦,和我老妈大吵了一架。这该怎么办呢?
      【用心说】唠叨背后是亲情,家庭纷争是契机
近日,网上“疫情一线护士与9岁女儿隔空拥抱”的一幕,让我们许多人忽然发现:在这非常时期,亲子之间互相能看见、互相被看见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换个角度想一想,唠叨背后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说?“你怎么又看手机了”可以解读为:我担心你视力下降(此刻回想下体检查视力之前的你);“你好去写作业了”可以解读为:我希望你可以让自己将来过得更好;“早点睡觉”“快起床啦”可以解读为:我希望在这个特殊时期你不要打乱生物钟,那样会容易生病的……。这些,你收到了吗?
       家庭争吵、矛盾看似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让原本和谐的家庭氛围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我们也要看到争吵的产生根源是因为对彼此的在意、关心,争吵是在乎对方的表达,是试图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既然争吵已经发生,那我们就尝试去看到彼此的需要,解决彼此的不满,每一次争吵背后,也许都是家人情感进一步深化的契机。我们建议家人可以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可以一起包包饺子、做些室内健身操等。
                                  毕业生效率不高,着急心慌怎么办
       惠惠和青青今年就要中、高考了,因为一个人在家学习,缺少在学校学习的氛围,她们都有下面的困扰:写一会作业然后看看手机,或者做些别的事情,不知不觉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原本的补习计划也因为疫情受到影响,眼看着考试的日子一天天临近,自己的复习却没有多大进展,惠惠和青青愈发焦虑。     
      【用心说】坚定目标、落实计划、利用资源
通过这次疫情,很多同学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有同学表示,自己更加坚定了自己大学学习医学专业的目标。相信作为毕业班的你,对于自己的高中、大学已经有了明晰的目标,那么请继续坚定目标,落实学习计划。将知识点强化、细化、条理化,全面提升整体水平。同时,学校也在努力通过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实现 “停课不停学”,要认真利用好课程资源,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也可以与你的小伙伴一起互相督促,共同进步!每天睡觉之前,回顾一下一天的学习,巩固当天的学习成果。相信行动起来的你会不再慌乱、迷茫。
              
       如果你还有其它心理困扰,可以继续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学校心理老师为大家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可以直接联系梁涧溪老师(QQ号595965690,或邮箱
 595965690@qq.com ),我们将安排时间及时进行线上辅导。
       石景山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面向全区学生开设电话心理辅导(周一-周五 8:30-11:30,电话:010-68860173),和网络心理辅导(周一-周五 9:00-17:00 ,邮件发送至
 sjsqwcnrxljkfdz@126.com ,邮件标题写明“疫情防控期心理求助”)
       滋养和安顿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满载希冀继续砥砺前行。
(以上内容部分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抗疫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手册》,也推荐大家阅读,扫描二维码即可阅读免费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