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停课不停学”系列报道之四

作者:刘亚慧 发布时间:2020-02-17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当前,全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为了在确保广大师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帮助同学们做好课业复习与新学期学习规划工作,根据当前形势,落实市、区两级教委和石景山教育分院关于“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初一年级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特制订了在线系列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此方案由崔岩校长亲自参与策划指导,初一年级组长刘亚慧组织实施。崔校长特别指出:2020年武汉的这场新冠状病毒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但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全国支持武汉防控疫情的鲜活案例,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我们应该通过这场疫情,让学生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应对。我们要确保让学生们在疫情期间,既能学到与疫情相关的学科知识,开拓思维,提高综合能力,又不增加学生负担。基于这样的认识,各学科全体老师纷纷行动参与设计,反复修改,在初一年级特别开设了在线系列课程《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各学科承担的课程如下:
    地理学科:“武汉这座城”(靳晋瑜)
    历史学科:“疫情的前世今生”(王明倩)
    生物学科:“战胜传染病的三部曲”——由NCP肺炎引起的对传染病的认识和思考(孙宏选)
    语文学科:“品味书香浸校园,共读经典克时艰”(王洪芬、刘亚慧、杨晓雨)
    道德与法治学科:“传递情感正能量,科学防疫我最行”(蔡雯)    
    心理学科:“珍爱生命,精彩生活”(梁涧溪)
    英语学科:“为家人做美食,为国家做贡献”(赵彩红、修永梅、占澍婷)
    数学学科:“疫情防控与数学的那点事”(付天杰、汤包贝、吴丽娟)
    信息学科:“技术在我手,遥寄武汉情”(周娟)
    科学实践活动课:“抗疫期间在家实践,测温消毒做好防护”(高尚红)
    艺术课程:领略欧洲艺术(张欣雅、陈瑶、葛尽)

    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给每个学生发送了“居家学习指导方案”,课程实施采用分科不分班的办法,提供每日课表,按学科的进度安排依序学习;各学科教研组采取“微课+直播指导课+线上答疑”的课程形式,保障教学效果。例如:语文阅读指导课程,刘亚慧老师开通了“西山萌芽”公众号,学生打开微信就能收看。在课程管理上,采用过程性评价,学生的在线活动与提交的作品都能作为评价依据,以此激励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在线“融合课程”已更新到2.0版,越来越赢得学生的欢迎。
              

特殊的时期,特别,特有的温暖

               
    当前正处于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键时期,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全体老师多方联动,细心筹备,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有趣,意义丰富的线上学习内容。希望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学生们通过特别的课堂,能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特有的温暖。2月17日,初一年级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上线”,亲切问候,开启了一场别样的学习之旅。不少同学还在学习之后,分享了自己居家学习的心得和体会。漫长的寒假已经过去,新的学期到来了,我们终于“开学了”! 今天我们用不一样的方式和亲爱的老师们见了面,这是一个特别的学堂——我们在家上网课。早在上周四,占老师就告诉我们要在网上上课,我真的期盼好久了,今天终于等到了!上完一天的课程,我感觉到老师们肯定为准备这些课程付出了很多的辛苦,课程的设置上也能看出来老师们的巧思,这些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当下实际,比如地理老师的微课是关于武汉的知识,历史老师也会给我们讲疫情的前世今生,包括心理老师对我们的心理疏导,这都让我真切的感受到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总之,我最开心的还是看到了亲切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占老师在班会上一再叮嘱我们虽然是在家学习,但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也会尽快调整好心态,度过充实的每一天。
    寒假,原本是轻松而又欢乐的,但是因为一场新型冠状肺炎,没了出去玩的欢乐,但可以在家用功学习。即使有疫情,在家的学习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不出门,也可以到知识的海洋中漫步,还可以体验在平时没有体验过的乐趣。今天第一天在家上网课,在线上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与老师一起互动,我有一种身在课堂的感觉,真好!
    虽然在疫情期间我们在家里学习上课,但自主学习可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在家学习,没有老师看着学习而不学了。学习靠的是我们要自主。在一天的学习中,上午我通常都是观看老师的直播和录播,而在下午会为自己列好清单,上面写的几点到几点都要做什么作业,预习什么、复习什么,都列好清单。这样就与通常在学校下午学习是一样的,靠的就是自主和自律。在我今天一天的学习中,收获了老师上午在课上所讲的的知识,而且也对明天课上将要学到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了解和学习。这就是我一天的收获。接下来的几天在家学习也要跟今天一样,一样抱着认真学习、丝毫不懈怠、不忽视的态度完成接下来几天的学习任务!
    这个寒假,学习旅游计划被突发的新冠肺炎打乱了。防疫期间我一直在家里,当然,我也没有闲着,一直在学习。我是一名理科生,对数学情有独钟。在这个寒假《几何原本》成了我的一名新朋友,欧几里得也就成了我的特别的老师。
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做好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全中国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做着贡献。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无法去一线帮助那些战士们,但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宅在家,克服眼下困难,尽量好好学习,沉下心来,安静的读书,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盼望春天到来,盼望疫情过去,盼望回校读书!
                
    如果无所事事的呆在家中,很快就会感到无聊。但是我不仅不无聊,还会很有趣。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电子屏幕与老师互动、学习。老师会从四叶草上布置一些小作业,也能在软件上给我们讲解知识,让我们感到有趣和新鲜。同时,我们也会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但我们还是需要保护自己的眼睛,并按时做眼保健操。在老师通过软件和我们一起学习的过程,让我们感到快乐。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以网上课程直播、微课视频以及线上答疑的形式给我们授课解惑,既避免了疫情传播,又不耽误大家上课学习。为了让我们有更大的收获,老师们辛苦的备课、录课,宅在家里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当下这一切,不去认真对待老师们精心准备的网课呢?
    老师们苦思冥想,精心为我们设计了课程表。网课的内容更是生动精彩,张弛有度。所有的课程互动性极强,在这个特殊的教室里,我们每天如约相聚,去享受学习的乐趣。体育老师教授我们室内体育锻炼的方法技巧,让我们增强了体质,第一次体会到体育课的特殊上法,增长了人生阅历。正如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讲过的,学习不止局限于学校,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停课不停学,新冠“疫情”永远无法阻挡我们积极进取的步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疫情后,我们再相聚。
    2020年的春节是我有生以来过得最安静最特别的一次春节,而这个寒假更是我终身难忘的。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新春佳节之际悄无声息的袭击了武汉,并迅速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人类宣战。我们全家也被迫滞留在湖北奶奶家里。疫情很快让武汉沦陷,孝感受创,荆门哭泣。而开学在即,就在我无法回京,足不出户又焦急万分时,收到老师网上开课的通知,真的是倍感幸福!今天是我网络上课的第一天,教室是每个人各自的家里,同学彼此可望而不可及,但依然温暖。一上午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状态都很好,课上仍是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听讲。成为“主播”的老师们也轮番完成各自学科的授课,上课依旧用心积极。非常时期,非常教学。虽有一些不便,却如同战争年代的“一方净土”,在拥有安全的前提下,还能开始新学年知识点的学习,不至于因为疫情而有影响和懈怠,真的非常幸运,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倍加努力!
    在家开始上网课和微课,其实还是很新鲜的,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这种形式的网课。但我很喜欢,这样既可以和老师互动,也能更直观的看到老师讲的内容,我们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并及时得到解决。我会利用这个特殊的假期,把我薄弱的学科和知识好好复习复习,查漏补缺,加油!
    今天是“疫情在家学习”的第一天,我满怀期待,走进了直播间。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兴奋的面孔,听到他们熟悉的声音,我倍感亲切。老师也在直播时说“看到我们可爱的脸庞特别高兴”。
    虽然是在家学习,虽然隔着一屏之遥,但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我们开始渐渐熟悉这种上课方式,也得知了日后的安排。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主要采取直播课、微课和线上答疑的方式进行学习,讲授的内容主要围绕这次新型冠状病毒,通过老师们精心设计,使其巧妙的融合到了各学科中。班主任蔡老师为我们召开班会,提出各种心仪的好点子;学校组织各种展现才能的活动,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隔屏献才艺”,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很支持这种学习方式,也觉得在家学习不会抹去在学校学习的那种氛围,像举手环节、课间操等都高度还原了在校内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在这一时期,我们更应该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应对,也更应该懂得什么叫“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谁也无法阻挡春天的脚步,花朵总会盛开,一切都像从泥土里新翻的嫩芽一样,虽然艰难了点,但也成功迎来了第一阵春雨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