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心连心,携手向未来 ——记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小学部一年级新生家访

作者:朱宣臻 发布时间:2024-07-12 编辑:审核:栗娟 浏览次数: [关闭]

教育,是老师和家长的双向奔赴;成长,是老师和家长的同频共振;共育,是家校并肩携手同心同行;家访,是实现家校协同育人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为促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本校新一年级班主任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明确家访目的,积极筹备线上和线下家访活动。7月8日-11日,各位新一年级班主任带着满满的爱心和责任感,走进了149名新生家庭,用倾听和陪伴开启家校沟通的崭新旅程。

关于家访,老师们这样说:

苟老师:在家访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长们对学校的无限期待与深切关怀。家访时,家长们纷纷对学校的日常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希望孩子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锻炼能力,培养兴趣。在与家长们的交谈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与信任。这份来自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更加坚定了我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微信图片_20240718110104.jpg

(家访中看到孩子家里的记录表、读书角、阅读书架)

田老师:家访是心灵的交流,让我深入的了解了孩子们的成长背景和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们期望孩子能在学校培养责任感和创造力。孩子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期待结交新朋友。作为教师,我深感责任,致力于引导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他们的潜能,与家长携手,共同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潘老师:家访,让世界更小,让心灵更近。通过入学前的第一次家访,我不仅了解到海燕班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发现了每个孩子不同的闪光点,同时也增进了和家长们之间的距离,得到了家长们信任和支持。家长们对孩子的那种殷切期盼,将成为我以后教学的动力。看着家长们一个比一个热情,我深感做教育的幸福。通过良好的家校互动,我们将一起用爱的阳光照亮孩子们的人生道路!

微信图片_20240718110732.jpg


(家访后家长主动分享孩子整洁的书桌)


杨老师:家访,是一座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桥梁。本次家访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真实一面,这有利于我们教师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做出个性化指导。同时,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让我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参与。

柯老师:作为新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很希望能够通过家校共育帮孩子们更好更快地融入校园生活。这次沟通让我感受到了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也看到了孩子们充满期待的笑脸,这些点滴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教师的信念,也深感自己责任重大。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6.jpg


(家访后忙碌的爸爸主动陪孩子去书店)      

7.jpg

(家访后书架又添新成员)


李老师: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教育是情感与思想的碰撞,离不开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敲开学生的家门,也就敲开了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家庭,也就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家校联系,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教育效果。

王老师:通过此次家访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老师不仅要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更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在家的生活状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做一名有爱的老师,与班主任老师积极沟通,了解家庭情况,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杨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而家庭和学校又是学生在学习阶段最重要的两个环节,将它们有机的组合,将起到1+1>2的作用。此次家访,我了解到家长的期望与要求、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尊重与信赖,不仅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北大附石,教育没有捷径,唯有用心。各位同学、家长朋友,让我们心连心、手拉手,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