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润心田 初高携手谱新篇——记政治组暑期备课

作者:仇鹤锡 李依洋 发布时间:2024-07-24 编辑:审核:蒋开界 浏览次数: [关闭]

在这个充满收获与期待的暑假里,北大附石政治组的老师们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携手并进,以“铸魂育人润心田,初高携手谱新篇”为主题,将中高考真题对比研究、单元教学研究、与牛山二中联合教研、一体化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内容囊括其中,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分为准备篇、启航篇、精进篇和展望篇。

图1.jpg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坚持单元教学的理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情境创设,通过真实的、复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构建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同时,我们整合教材单元,以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和复习,形成结构性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联合教研丨共迎新中考

在开卷考试背景下,教师教学要比之前更为高效、精准,态度上不能松懈。面对新中考的新变化,初中政治的卢秀明老师、蔡雯老师、杨春老师分别根据本学年实际情况,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或期末试卷阅卷情况,对新中考开卷考试背景下的道法学科授课重点、授课方式等问题与牛山二中的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与探讨。

微信图片_20240814103721.jpg

二、课标导航丨单元教学设计

基于课标的深入学习,结合区小初高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升专项培训活动,初高中分组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探索。初中杨春老师和蔡雯老师以《<富强与创新>单元教学设计——走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展示》为题的单元整体教学展示,高中以杨锐老师为代表的《中国式民主的独特实践——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例》在区培训展示中收获了一致好评。

图6.jpg

图7.jpg

三、衔接桥梁丨中高考试题研究

初高中教师共聚一堂,就中高考题展开深度对比研究。通过数据的分析、题型的拆解、命题趋势的把握,我们寻找初高中教学的契合点,为初高衔接搭建桥梁。同时,分享各自的教学心得与备考策略,促进沟通与协调,共同提升。

图8.jpg

图9.jpg

四、课程建设丨思政教育一体化探索

为了实现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我们开展了初高中一体化思政课程建设的深度研讨。蒋开界老师聚焦学科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以基本政治制度为例,对全面推进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大思政”建设)进行分析,组内教师共研热点、共享素材、全面分析,促进了教学协同。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继续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融合,促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思政课建设与日常思政工作,全面推进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有效发挥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作用。

图10.png

五、锤炼功底丨学科教学语言基本功比赛

为了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步伐,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专为教龄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量身打造的“教学语言艺术”基本功竞技盛宴。教师们自选教学片段,以微格课的形式展示教学语言的魅力。这不仅是对教学技能的锤炼,更是对思政教育理念传播方式的探索与实践。组内青年教师立足课本,选题多样且具有代表性,呈现不同的教学风采。组内前辈老师们细致入微地点评指导,并给出了十分有益的改进意见,助力青年教师更好的成长。

微信图片_20240814104459.jpg

六、并行探索丨思政 & 心理跨学科联合

我们探索思政与心理教育的融合,精心探索跨学科联合备课的崭新模式,将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深刻内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智慧相融合,实现知识脉络的无缝对接与相互滋养。在这一协同共创的备课旅程中,我们分工明确,各展所长,既聚焦于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又深耕于学科知识的系统构建。

七、眺望新校区丨教研机制创新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统筹梳理小初高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持续进行跨学段思政课堂衔接实践,形成精品课例;并利用双师设备等与其他学校开展跨学段实践交流、校—区—市不同层级教研联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教研效果。同时,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跨学段常态化集体备课制度,贯穿“大思政”理念,推进形成与学校及年级思想政治工作高度衔接及常态化磋商机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继续肩负“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教育使命,初高携手共同谱写教育新篇章。坚持守正创新,做到让学生专心、让家长安心、让学校放心,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