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深耕 突破成长 ——记技术教研组暑期集体备课

作者:王志 发布时间:2024-07-23 编辑:审核:翟永霞 浏览次数: [关闭]

2024年7月我校进行全员暑假集中备课,技术组全体教师参加,在组长翟永霞老师的带领下激烈讨论,热情学习,收获颇丰。

一、垂范在身躬,引领在前行

图1.jpg

翟老师首先进行了“有理有据,合理适度”的备课思路的专业讲解。我们共同回溯了教学、单元教学、跨学科、劳动、科学技术课程等的理论知识,并且逐一分析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分析研究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的工作任务》,梳理出技术学科中必修、选修、俱乐部、竞赛课程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作业设计等内容。

图2.png

组内教师共同构建“技术-科学”综合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富创意、会理解、能负责、善领导的能力和品质。

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图3.jpg

经过专家的引领之后,我们发现,我们需要钻研和学习的东西内容太多了,所以组内教师进行了激烈研讨,并建构具有结构性、层次性的课程内容体系。“技术-科学”综合课程的内容架构注重“综合性”,以学生熟悉的主题为基础,构建“技术-科学”综合的课程体系,将生活常识、科学知识、技术应用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有机地融合到主题中,整合小、初、高各阶段科学技术领域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创设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内容,构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每位教师梳理了下学期小初高一体化设计方案。

图4.png

图5.png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微信图片_20240814102930.jpg

组内教师共同研究了中高考试题,在试题中找我们研究的方向和课程主题。历史题中的端午节内容,可以制作端午节相关的五彩手链,地理试题中以竹代塑,制作有相关的竹制品,数学题中的铜嘉量内容,物理题中的水果电池。我们研究高考题目的是让学生们在技术课上实践更多的内容,在做类似题的时候,更有亲切感。

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图10.png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程内容,多学习不同的知识,博采众长。技术组教师到北京建筑大学参观学习,学习植物种植、水源净化等内容,在生物化学与人工智能结合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全组所有教师都加入了翟永霞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工作室中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生态学黄锦华博士,为我们进行了科技教育活动成果提炼与转化的交流的活动,黄博士通过全国各省市的优秀的科学实践案例的分享展示,为老师们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提供了不同思路,并且逐一的指导我们每一位如何将自己的实践成果进行转化。

图11.jpg

还邀请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自然博物馆馆长、考古遗址博物馆、中国科学青少中心等博士及博士后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专家们在指导实验室建设,社会热点问题课程的开发等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喜欢上自己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同样对学生也是一样,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喜欢上学习,并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