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号召,不断深耕教学改革,推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创新实践,于2024年6月19日上午,成功举办了“共研跨学科主题学习,同探课程育人方式变革”的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交流展示活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钟祖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李卫东、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副主任胡光熠、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基础教育科科长王贤鑫、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院长李文、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基教研中心课程室主任王荣珍、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师培训中心主任李爱霞、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书记刘晶、石景山区各学科教研员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此外我区各学校教学副校长、教学主任及教师代表也参与了活动。
本次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交流展示活动有助于创设开放、包容、创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打破学科壁垒,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让教育真正成为点燃梦想、启迪智慧的火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旨在搭建一个分享成果、交流经验的平台,深化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理念的理解,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共享。
精彩纷呈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展示课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生物、音乐等多个学科,每节课都是学校在跨学科教学领域探索与实践的生动例证,展现了教师团队的创新精神与学生们蓬勃的学习活力。

随后,徐文博副校长基于我校课程建设情况介绍了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的理念及具体实施情况。学校在崔岩校长的领导下,秉承“一切为了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主动成长”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三层五域”博雅课程体系,深度挖掘附中本部资源富矿,积极拓宽学生成长途径,打破各学科学习壁垒,加强各学习领域的整合,积极践行跨学科学习的理念,提供发展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双新”背景下,我校积极创新,紧抓教改契机,先后组织老师们学习新课标、开展大单元主题教学、推行跨学科主题学习,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区域内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今后我校将持续深耕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打磨优秀案例,丰富跨学科课程的供给,逐步形成课程育人的新样态。

接下来,莅临现场的专家、领导们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发言。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卫东所长对于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我校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主题与生活实际、社会实践密切关联,是在真实情境中的驱动性问题引领下的学科深度融合,同时跨学科学习不仅有学科的广度,又兼具思维的深度,以产品输出以目标导向,是与深度学习与项目化学习的有机结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钟祖荣院长首先肯定了我校在短时间内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接着点评了地理、历史两节课程,指出我校跨学科主题学习做到了教研和实践两个层面相结合。钟院长指出教育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升华,为学生发展服务,最后针对我校未来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殷切期望。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李文院长指出,跨学科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李院长对本次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我校紧紧抓住教育改革契机,积极进行深度学习与实践;同时也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面临诸多挑战,今后分院也将与学校共同探索跨学科的教学实践方案,共同推进教育创新改革。
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胡光熠副主任指出,本次活动不仅紧密贴合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趋势,而且精准契合了国家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彰显了学校教育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的责任与担当。胡主任对我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认可,她指出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作为区域内教育教学的排头兵,其“学生为本、教师为基”的办学理念,不仅体现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更是在今天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展示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支撑,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石。胡主任表示石景山区教委将进一步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从政策指导、资源配置、教师培训等多方面入手,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后盾,助力学校不断推动教育创新,同时,加强对学校特色发展、品牌建设的指导与支持,助力学校在保持教育质量的同时,形成更加鲜明的教育特色。

通过本次活动,无论是参与授课的老师还是参加活动的老师,都表示受益匪浅。
这次数学、物理、体育跨学科公开课授课让我收获颇丰,我深感跨学科教学的挑战性和魅力,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跨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实用性,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跨学科教学也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教师 闵福燕
首先感谢学校长久以来的支持和帮助,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其次通过各位专家老师的点评,令我充分意识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学习逐渐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其所强调的知识综合性和整体性,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与渗透。本次授课我以美术学科为载体,融入了道法、音乐等内容,旨在充分发挥艺术的文化特质、灵动特点,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未来我将继续深耕细作,笃行致远,注重课程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和创作作品,真正落实艺术核心素养。
——美术教师 栾雨晴
今天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不同领域的专家们来到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石景山学校,教师们展示课堂,带着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科间对接产生的交流的力量。特别是胡洁专家点评杨春老师课堂中,用生动的比喻提到了跨学科应该如何理解。跨学科不是水果切盘,拼到一起,也不是水果沙拉,简单融合。这种跨界合作不仅拓宽了青年教师的视野,也激发了大家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活动中的师生互动环节尤为精彩,无论是科学、艺术还是人文,都有着相通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政治教师 杨锐
今天我听了王明倩老师的《小钱币,大历史》的历史跨学科课程,该课程将历史与政治和物理等学科进行融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样的跨学科尝试是十分有价值的。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设计,学生们广泛参与,拓展思维。从学生们设计的多张人民币展板中,我感受到了教师用心的指导和学生们强烈的探究精神。
——历史教师 程子妍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作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一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深入贯彻新课改的精神,致力于成为教育创新的先行者与实践者。学校依托北京大学及北大附中的深厚教育资源,在石景山区教育分院和石景山区教委鼎力支持帮助下,结合石景山区的实际情况,深耕课程建设与教育科研,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期待在未来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元、开放、创新的学习生态,共同书写教育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