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技术教研组特别组织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劳动实践制作工作坊活动,此次活动增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1月22日下午,技术组老师们首先探究了榫卯结构的受力原理,学习了小凳子的制作流程和技巧,了解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老师们互相交流、共同学习,不仅在结构搭配的角度下功夫,对凳子的精细度、外观结构进行细致处理,重点注重凳子的实用性和舒适度,力求制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凳子,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


1月23日下午,技术组老师们有幸参观了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基地青云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了无人机的构造、原理、功能以及实际应用。教师们还意识到了无人机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将尝试将无人机技术引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让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机械、电子、计算机等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月24日下午,开展流体熊工作坊活动,吸引了众多教师的共同参与。活动现场,教师们首先了解了流体熊的基本制作技巧和流程。随后,大家开始自主创作,将不同颜色的颜料流淌在熊模上,创造出独特的纹理和色彩效果。在创作过程中,教师们充分体验到了挥洒颜料的解压感,以及小心翼翼地呈现自己思维的创作感。

工作坊活动采用体验式、沉浸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多元培训方式,使老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能力,缓解了工作压力。同时,通过与多元世界的密切连接,教师们也拓展了自己的创作思维,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将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