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大单元教学研讨 ——《河流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大单元教学研讨会

作者:陈青 发布时间:2022-12-02 编辑:审核:徐文博 浏览次数: [关闭]

2022年12月1日我校地理备课组全体教师与北大附中初中地理组教师联合开展了《河流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大单元教学研讨会,崔校长和徐文博副校长参加会议。上午我校地理教师通过线上收看北大附中地理组王哲老师的“黄河、长江的高质量开发”、张铁锁老师“通过东营看黄河”、刘玲玲老师“我给长江把把脉”三节课。研讨会于1日19点开始,会上北大附中初中地理组组长刘玲玲老师介绍本次活动的缘起:新课标落地,学校陆续开展教学实践——崔校长听课指导并建议开展大单元教学——两校联合教研促提升。

刘玲玲老师详细介绍了大单元主题《河流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制定思路和环节——基于课程标准并结合教材,制定单元主题、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课时安排。

本次大单元活动的主题具有引领性,体现了深度学习的需要。单元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体现大观念、大概念的学习主题开展,凸显了内容组织结构化和内容呈现情境化的特点。本次大单元主题“河流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有以下特点:主题指向单元核心内容——河流的发展与保护;主题反映了地理学科的本质和大观念、大概念,能够促进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建立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主题在内容的结构化、情景化及育人的意义与价值方面具有引领性。

微信图片_20221206104552.png

三位老师呈现了三节精彩的高效课堂。其中的优点:①创设情境、问题探究。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及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问题链探讨地理现象及其原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②学生活动真实而有意义。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通过大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③课堂容量大、学生收获大。文字、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材料和信息、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观点的碰撞,学生在知识和思维的提升上得以较大收获。④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三节课自始至终贯穿着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等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研讨结束后,徐文博副校长对我校地理备课组后期的大单元教学工作做了安排,并希望继续加强两校合作、能够得到北大附中地理组同行们的指导与帮助。

崔校长希望我校地理教师抓住大单元教学的契机,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成为自己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

微信图片_20221206104557.png

微信图片_2022120610460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