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学期的期末备课中,艺术组邀请到了石景山区舞蹈教研员赵霞老师进行了艺术课标的教学研究讲座。本次专家讲座活动是分四个部分进行的:专家讲座、观看北京市艺术新课标培训内容相关视频资料、交流答疑、教学基本功展示。

赵霞老师以课标为核心,学科核心素养为切入口,展开了细致的讲解,让我们艺术老师去理解如何将新课标的内容落地生花,实践在相关的艺术学科课程之中;讲授了核心素养的落地是因材施教各有所长的;提到审美感知的梯度是有差异的,小初高的知识架构是不一样的。拿舞蹈学科为例,虽然涉及的舞蹈知识是一样的,但不同阶段讲法和深度是有差异的。同时提到创意实践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有很多潜力,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这方面内容。

四类艺术实践:欣赏、表现、创造、联系和融合。提到第四部分是需要我们艺术老师要注意的。内容的融合和形式的融合。提到北大附中集团的戏剧节和舞蹈节发展的很好,其实这就是一种融合,这也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有更多更有深度的思考和实践。

对于一些热门的概念,如大单元、项目制学习、任务群、大概念、任务驱动等相关概念,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关注,因为这会直接影响我们未来课程内容和课程开展形式的设置。
讲座后,我们一起观看了北京市艺术新课标的相关视频内容——彭吉象老师对艺术新课标的解读。从北京市发布的培训内容层面来领会艺术课标的相关精神,从宏观角度带领教师们进行了学习。
此后,艺术组老师提出了一些对新课标实践中的疑问和难点,在研讨中解答了心中的疑惑。
最后,艺术老师们分别展示了各自的专业技能,唱跳画演,一应俱全,得到了赵老师的称赞。
暑期备课活动让我们组的老师们感受到了一个与众不同,意义非凡的假期。这是“双减”政策和新课标出台后我们迎来的第一个假期。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假期给自己学习、充电,让自己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