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2日上午,好课堂专家王兰涛老师来我校指导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王老师是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小学法治教师培训工作,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教材编者,北京市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负责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卢秀明老师讲授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情绪的管理”一课,这节课立足于学情,尝试在教学中实现情感引导,将情绪管理从自我调节扩展到人际交往中具有伦理学韵味的情绪表达和情绪感染。教学中通过“我知你心”分享活动,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帮助同学调节情绪,关心他人。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丰富体验和感受,在觉察自己情绪的同时尝试向内调整和向外表达,促进人际交往。

王老师对卢秀明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卢老师课堂上关注学情,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学生学以致用。王老师也分享了她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看法。王老师强调教师一定要提高课程标准意识,反复研读课程标准。设计一节课,最重要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一定要把课程标准找全,除了看具体模块里的内容,还要看最前面的课程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总目标等等。王老师还提到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有很多内容是心理课与道法课的融合,那么,如何把道德与法治课与心理课区分开来呢?那就必须要体现出道德与法治课的特色。比如虽然同样是讲情绪的内容,但是道德与法治课侧重于讲情绪与人际交往的关系,通过情绪的管理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友善等目标。王老师还建议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可以形式多样化,除了书面写的形式,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提炼与表达,引导学生用学科语言进行规范的表述,从而锻炼学生更高阶的学科思维。王老师还站在教材编写者的高度指出,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读懂教材,要把教材没有说出的话,把教材背后的话讲出来,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凸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科价值。

王老师与各位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分享,王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关注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一体化教学落实,以便更好地把握所教授的内容,打造出真正的“好课堂”。

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王老师勉励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不断学习充电,资源共享,勇担重任,共同成长。感谢好课堂组织的专家进校的专业指导,感谢学校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的平台,文综教研组的各位教师将继续共同努力,切实打造真正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