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专家讲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交流会

作者:王旭东 发布时间:2021-09-08 编辑:审核:靳文涛 浏览次数: [关闭]

2021年9月8日,理综组有幸有请到海淀区教研员柳忠烈老师,为生物组教师带来一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的交流、分享。

首先,柳忠烈老师为生物组老师们解读了课标及教材的育人价值,生物学科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是教学之重。柳老师讲述了生命现象、生命观念、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等关键的教学方向,是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影响教学话题、方向。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是实现发展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柳老师使用教材上的习题等,为我们进一步诠释人教版新版教材中体现的育人价值,以及在“教和学”中,如何更好地使用教材。例如,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课中,为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模块教学提示中“建议开展实验”调整为“应开展实验”,更加明确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的目标与决心。而在模块的重要概念中,要深入的剖析,形成学生头脑中深入理解的一张图。而后,柳老师介绍了教材中是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让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图片1.jpg

紧接着,柳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人教版教材的变化,映射出教师需要改进的教学方向。整体教材的特点为:充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整体感更强,逻辑性更好;强调情境性与学习任务设计;思维训练力度增强,开放性更大;课后练习变化大,育人功能强。通过课例《基因表达与形状的关系》、《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免疫调节》等的新旧教材内容对比,在座老师更加明确了从学科本质上如何依据教材进行教学。

在“基于单元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这个部分中,柳老师强调了深度学习的重要性。深度学习包涵的要素很多: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性学习主题、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依靠的是:反思性教学改进、开放性学习环境。如:《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中,需要关注素养系统、目标系统、问题系统、活动系统、评价系统等,围绕单元核心问题系统研究。同时,讲解在开展单元教学中,教师应当致力于着手的要素和关键问题,为生物组教师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本次的柳老师主题讲座顺利举办,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理综组教师会不断锐意进取、打开思维,将教学作为职业发展中的生命线,认真领悟当下学科方向与思路,做一名合格的、不惧变化、刻苦钻研的人民教师。

图片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