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研促成长,线下反思悟新知----与内蒙古莫旗达斡尔中学对口帮扶联合教研系列三·数学组

作者:韩志娟 发布时间:2021-04-28 编辑:于昊文审核:韩鹰 浏览次数: [关闭]

2021年4月28日15:30-16:30开展了北大附石景山学校与达斡尔中学线上联合数学教研活动。

会议由北京石景山学校付天杰老师主持,活动围绕着“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三种课型授课后的反思进行的。

首先:由许英杰老师汇报教学实施与反思: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习题课),从以下几方面分享:(一)精选范例,(二)解法变式,(三)题目变式与方法应用,(四)问题解决,(五)总结提升,(六)选例典型,方法全,变式习题到位。

许老师所倡导的上好习题课的思想是: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教学的开展都离不开解题,学生们通过解题这个应用数学知识的平台,掌握了数学解题思想,提升了数学应用能力。不过解数学题本身并不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也不能简单的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将整堂整堂的数学课变成满黑板数学题目的习题课。

方琼老师分享的课题是正比例函数(新授课),按“一备课、二上课、三评课、四反思”做了非常专业、详细的分析,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教学中需要基于学生的思维规律,在学生的生长点上来生成知识的形成过程,多放手给学生去思考。

最后,吴丽娟老师汇报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从“说教材,说学法,说教法”各环节做了精彩分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即学习的生成过程,是学习者的已有经验与其主动选择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动建构信息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要涉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利用这些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知识。本节课利用已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经验,构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数学核心素养为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本节课关注的数学运算是在探究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中,让学生明晰算法背后的算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渗透化归思想,逐步形成规范化思考问题的品质。

达斡尔中学的教师们积极参加活动,珍惜学习机会,虚心学习、请教,认真聆听,认真记笔记,并发言谈收获:通过学习受益匪浅,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在课堂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要讲求实效性;对“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有了一定的思路;尤其是如何设计说课幻灯片模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达斡尔中学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新思想,新方法,优秀的教学经验认真逐步领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逐步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促进自身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同时,感谢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数学组的老师们毫无保留的分享,感谢学校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