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景,促进自主学习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

作者:梁桂娟 发布时间:2018-09-14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为了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推进自主学习,引导教师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聚集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升育人质量,9月14日下午,学校在艺术楼二层举行了专题为“创设问题情景,促进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校老师齐聚一堂,观摩语文组刘亚慧老师和王瑜老师的两节课,学习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
                        
       刘亚慧老师在“1+3”班带领学生进行“四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研学。刘老师在导学案中设计了真实的情境:最近学校要举办“与文学大家对话”活动,你能不能从欧、柳、陶、范四位大家的作品“四记”中窥探到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好地认识他们。
                        
       在此情境之下,刘老师设计了三个活动,每个活动之后都给出了明确的评价标准。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之下,学生分组活动,对“四记”文本进行自主探究,深入解读文本,探究“四记”中所体现出的“乐”与“忧”,理解四位文学大家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在汇报交流时,学生自信、大气、阳光,侃侃而谈,并通过不同的形式说出了自己对士大夫精神的理解——责任与担当。
                         
                        
                        
       王瑜老师面对明年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子,以高考考试说明中作文部分的评分标准入手,带学生进入高考作文阅卷的模拟现场的教学情境,学习作文的审题和立意。王老师从一则关于“鹿特丹世乒赛”材料出发,组织学生进行审题的第一步——审材料:用一句话概括该材料的核心话题并对材料中人物的观点进行精准的提炼。审材料之后进入第二步——审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联系实际,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引导学生最终总结出材料作文审题的步骤。 自主学习之后,学生对照阅卷专家给出的分类审视自己的判分,很多学生精准的打分入类让听课老师们不是发出赞叹声。最后王瑜老师总结了写作的三境界:善(合意文章)——有试题;真(诚意文章)——有试题且有自己;美(创意文章)——有试题、有自己且有追求。学生在课上进行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对作文评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学有所得。
       最后,由北大附中本部两位语文教师杨兵和岳颖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两位老师一致认为两位授课教师语文专业功底深厚,学科素养扎实,展示出了精湛的教学艺术,是十分难得的两节好课。其中,刘亚慧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内容深刻,能够在提升的时候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初三的学生来说,非常有意义;王瑜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在高三的学生进行作文审题立意方面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和指导是非常到位。最后,两位老师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一定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给学生的“课堂生成”创造机会,鼓励老师们今后继续坚持和研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将有长远积极的影响,让在座的所有老师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观摩课,老师们了解到自主学习的对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今后开展自主学习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坚定了信心。我们期待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更多的参与更多的生成和实际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