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情境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研究 ——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承办北京市生物学教学现场会纪要

作者:任晓庆、王旭东 发布时间:2025-04-29 编辑:审核:靳鹏 终审:徐文博 浏览次数: [关闭]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引领素养教育的当下,真实情境教学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热词。2025年4月25日,聚焦"基于真实情境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研究"的北京市生物学教学现场会在我校西黄村校区和八大处校区成功举办。全市各区生物学教研员和上千名生物学教师线上线下齐聚,共同探索生物学教学的新方向。

本次活动由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生物学教研室主办,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共同承办。本次活动的举办是我校生物学教学践行新课标要求,推进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更是学校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后,在深化素养导向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展示。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生物学教研室主任荆林海,北大附中生物学科长于璇,北理工附中生物学科主任苏明学,海淀区生物教研员李丽娟、石景山区生物学教研员刘晓昕、王琼霞、郭锐,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校长崔岩、党总支书记刘晶、副校长徐文博等专家出席活动,北大附中和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生物组全体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开启这场教学研讨之旅。

本次活动共分为课堂展示和研讨两个环节。

初一年级开展的"拒绝烟草,守护健康"项目式学习课程。结合即将到来的世界无烟日,学生们化身无烟宣传志愿者,通过科学实验等实证研究,探究烟草对人体的危害,为校园无烟宣传积累科学依据。课程按照前期准备、研究实证、有效宣传的逻辑推进,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烟雾有害成分分析、设计烟雾收集装置、利用水生生物探究烟雾危害等一系列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在"做中学",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同时社会责任意识也大大增强,"吸烟有害健康" 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高一年级的两节展示课属于《基因的表达——水稻耐冷机制的研究》单元,分别由北大附中王毅男老师和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任晓庆老师完成。两位老师以水稻耐冷机制研究为素材,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树立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统一体的生命观念,掌握科学研究流程和方法,提升科学思维与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关注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问题,认识到现代生物科技在农业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高二年级的两节课分别为"基因工程项目式学习——转rfp基因大肠杆菌荧光作画"的入项课和出项课,由北大附中冀静老师和左小龙老师完成。该单元基于现实生活的真情境设计并提出驱动性问题;并对复杂问题进行拆解,再利用教师提供的技术库中的技术解决问题,构建"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等生物学大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技术思维和工程思维。

高三年级的《工程菌的构建与应用》单元,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靳鹏老师和古城中学金莉老师的展示课亮点频出。高三年级的两堂生物课聚焦"工程菌的构建与应用",展现了生物学与医学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两节课整体围绕基因工程技术、微生物培养技术等展开,遵循 "技术原理→功能设计→社会应用"的递进路径,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靳老师在《工程菌在结肠癌检测中的应用》课上,以结肠癌的严峻现状引入,带领学生了解贝氏不动杆菌的特性,学习构建工程菌用于结肠癌检测,提升学生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能力。金老师在《构建工程菌,治疗实体瘤》课上,引导学生利用肠炎沙门氏菌构建精准给药系统,理解科研人员的改进思路,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框架,认识生物科学技术在攻克重大疾病方面的关键作用。

初中阶段的研讨交流由石景山区教研员郭锐老师主持,高中阶段的研讨交流由石景山区教研员王琼霞老师主持。交流研讨环节伊始,崔岩校长和刘晶书记表示对参与本次会议的线上、线下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强调了此次交流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期待各位同仁能够充分交流经验、共同进步,为高中生物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授课的五位教师从如何确定单元教学目标,选取真实问题情境,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等方面对单元教学设计进行简要说明,课程将抽象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生物学的魅力与价值。来自各区的教研员、生物教师畅谈听课感受,高度评价本次活动,认为通过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领略生命的奥秘与神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同时也凸显了生物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肯定了我区和我校生物学课堂培养学生素养创新与实践的优秀成果。

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生物学教研室主任荆林海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北大附中教育集团开展跨区联合教研,为教师搭建了广阔交流平台,激发了教师创新思维,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推动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荆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展示课予以高度肯定。老师们课程设计巧妙,选取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肿瘤检测与治疗等真实且趣味横生的情境,将知识与实际紧密相连,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通过在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观察、实验、比较、推理等科学方法,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得以有效培养,真正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核心技能,为生物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示范。

北大附中生物学科长于璇对本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她强调项目式学习是建构知识的优质方式,在精心设计的教学中,学生积极投入,回答问题逻辑清晰,通过真实问题情境下的探索,在实验中获取证据、分析讨论,逐步建构知识体系,深度展现了生物学作为实验科学的学科本质。同时,本项目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以指向素养的有意义活动为载体,借助证据模板引导学生用证据推理主张。此外,于璇还特别指出,师生间温暖的情感交流与对话,能够敏锐发现学生的亮点与素养提升,这是AI冰冷语言无法比拟的,教学的精心培养正助力学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北理工附中生物学科主任苏明学对活动进行点评时指出,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是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通过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多学科知识与方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苏主任还强调,扎实的初中生物学学习将为高中阶段的深入研究与探索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学生在生物学科领域持续深耕发展。

本次北京市生物学教学现场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在生物学教学领域的扎实探索与创新实践,更彰显了学校作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的使命担当。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耕真实情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定能在生物学教学改革中不断突破,为培育兼具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的创新型人才持续发力,为推动生物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