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启了充实的新学期培训与备课工作。作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学校始终深耕课堂教学改革,用项目化、跨学科、混合式等多种范式撬动学生深度学习,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沃土。此次培训更是以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范式”为核心,通过专家引领、学科研讨、备课实践等多元形式,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创新深度融合。
培训伊始,徐文博副校长率先对新学期学校整体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谋篇布局。他明确学校要根据深入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和深化课程改革的工作核心思路,不断强化科学教育和提升教学质量,以新学期培训为起点,持续优化自主学习型课堂生态,为创新人才培养筑牢基础。
随后,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创新与评价分会副会长罗夫运老师带来了新学期教师培训的第一场专题讲座——《高质量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师能力框架》。罗老师开篇提出“规律认知”、“系统认知”、“无定义不探讨”、“无目标不方法”四把核心认知“钥匙”,为教师优化教学实践、更新教育理念锚定底层逻辑,也为“自主学习型课堂范式”的深化提供理论支撑。讲座中,罗老师重点解读了2025年4月经合组织发布的《解锁高质量教学》报告,介绍报告中基于实证研究明确的高质量教学五大目标及“质量证据金字塔”等核心内容,为教师理解高质量教学的实践方向提供国际视野参考。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罗老师梳理国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导向,介绍4E认知模型等国际主流理论,提出教育教学需兼顾普及与拔尖的双轨路径,并明确教师应构建“基础+高阶”双层次能力框架,以适配未来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与学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创新能力的目标高度契合。互动环节中,针对老师提出的“教育结构化设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等问题,罗老师结合理论和经验一一予以解答,进一步深化了教师们对教育创新的认知。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为学校新学期工作打下坚实开篇。后续,学校还将围绕“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建设深化”等核心议题,持续开展专题讲座,并组织教研组与课程建设专家面对面交流,推动教师在互动研讨中完善各种培优课程和选修课程等方案设计。这场讲座所传递的前沿理念与实践路径,既为新学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也为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关键指引,更为学校充分发挥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石景山区科学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凝聚了发展动能。未来,学校将会有更多教师将前沿理念转化为实践,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注入新动力,为国家培养兼具知识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