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学在即,政治组老师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准备工作中。2025年8月26日,学校请到了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政治学科教研员侯家锋老师为期一天的高端指导。侯老师是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核心成员,北京市首批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上午,侯家锋老师以核心素养落地的单元教学设计为主题,从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出发,系统阐释了为什么要落实核心素养以及为何要推进单元教学设计,让我们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对打破知识碎片化、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作用。
侯老师还紧密结合海淀区的真实教学实例,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课堂操作路径,从单元目标的精准定位,到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再到评价方式的设计,均通过实例清晰呈现,让老师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效解决了“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落地”“大单元设计如何实操”的困惑,帮助老师们更新了教学理念,更强化了将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的实践能力,为后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下午,侯老师指导了政治组课程建设的初步设计。侯老师建议,课程要明确思政课的重要地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小初高一体化思政课的整体设计;注重思政课的方式方法,贴合各学段的教学规律,如小学阶段注重启蒙,初中阶段注重体验,高中阶段重视常识性学习,围绕学习主题制定各学段的学习目标和教学设计,实现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思政教育。
他认为政治组衔接课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逻辑清晰结构完善。侯老师建议聚焦本校衔接班特点,突出有特色的优势资源或课程主题进行重点开发,提高课程成果的影响力;要突出本校特色的课程设计、具体实施路径方法。
为期一天的高端指导让老师们经历了理念和思维的洗礼,都收获满满。靳满乾老师说:听了侯老师关于《核心素养落地的单元教学设计》的讲座,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这场讲座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更有温度,它像一束强光,照见了核心素养落地的实际路径,也照见了我的不足,指出了未来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它让我明白:政治课的价值不在于培养“会考试的人”,而在于培养“能参与公共生活的人”。真切地感到“核心素养”不是贴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可以像建筑图纸一样被拆分、组合、落地。带着这份清醒与坚定,我愿意把每一堂课都当成一次小小的社会实验,让学生在真实任务的淬炼中,长出面向未来的政治素养。杨锐老师说:侯老师聚焦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途径——单元教学设计及实施,理例结合、抽丝剥茧的为我们娓娓道来,带来了理论和实践双重的启发与收获。对于本校1+3课程的设计与规划,更是提出了更加细致的指导、更明确的方向,为完善提升课程,教学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