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教材密码,点亮课堂的智慧灯塔—记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中心第一次活动

作者:张博洋 发布时间:2025-03-25 编辑:审核:王旭东 终审:徐文博 浏览次数: [关闭]

为进一步夯实教学根基,提升青年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运用能力,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攀升,3月20日18:30,我校青年教师成长中心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教师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王旭东老师主持。在会议的开始,王老师回顾上学期重点工作,并详细介绍了本学期青年教师工作坊各月的主题及常规要求。

紧接着,本期以“解锁教材密码——教材分析”为主题的工作坊正式拉开帷幕。

随后各小组围绕《教材分析的路径》展开汇报。艺体组老师们深入梳理艺术教材,分析出其涵盖广、重文化渗透、强调实践体验的特点。经深研,发现它与文理科板块皆有关联。艺术组针对教材使用现状,剖析现存问题。课堂教学中,艺体组采用主题式与跨学科融合任务设计方式,还分享了基于选修课教材的跨学科课例《一封哈尔滨的来信》,助力教学优化。

英语组针对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开展了全面且深入的剖析。宏观层面,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版)》,着眼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围绕日常话题夯实语言能力,融入西方文化拓宽视野。同时,精准把握教材结构,借预备篇衔接小学基础,以正式篇的 Section A、B 循序渐进提升能力,凸显任务型教学特色。微观层面,以七上 U3《My school》为范例,从主题、结构、语言等6要素切入分析语篇,并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听读问答、小组讨论等活动,全方位助力教学。

语文组紧紧围绕教材这一核心,深入探索语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以《邓稼先》为例展示语文组对于教材的分析和理解。在准确把握语文课标和单元导语,充分了解语文教材特点的基础上,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设计了《邓稼先》写作课。无论是从篇章角度学习“小标题式”的行文逻辑,还是从“议论抒情句”角度学习如何评价人物,写出人物精神,都让学生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提升了语文素养,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数学组的老师们开展深度教研,从教材内容的编排逻辑、教材结构的系统性、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以及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的融入等角度,细致梳理数学教材分析路径。并结合《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课例,阐述如何深挖知识关联,设计教学活动,将教材分析落实到具体课时,充分利用教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综合组开展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材分析工作。分享中指出,项目式学习应从具有挑战性与现实意义的真实问题切入,引领学生借助阅读、调查、观察、实践、交流等多元学习活动,掌握学科及跨学科知识。综合组聚焦核心素养培育,重视课程内容间的关联性,着重培养学生以 “做事” 思维学习,切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徐文博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徐副校长指出,教学需从细节与整体着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优质素材,透彻理解教材编写目的,这有助于把握教学重点与方向。另一方面,课程标准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应将教材与课标紧密结合,同时加强对学情的研究,改变当前对学生关注不足的状况。在教师个人成长方面,徐副校长鼓励大家提高自我要求,充分备课,利用好课堂这个成长舞台。在教学呈现上,注重板书设计,关注学生反应,精炼课堂语言。此外,还应积极尝试运用AI等新技术,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此次大会,充分体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关心与支持。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定会珍视每一次学习与交流的契机,持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积极投身于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