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青春挺膺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作者:王瑜 发布时间:2025-04-11 编辑:审核:蔡雯 终审:刘晶 浏览次数: [关闭]

在第十个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团委在报告厅开展了以“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主题的团课活动。

团委王瑜老师从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璀璨背后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说起,结合近年来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同学们了解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入生活,网络攻击的隐蔽性和破坏性日益加剧。以前觉得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现在明白:看不见的战场,看得见的责任。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青年一代是守护防线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既是网络世界的活跃群体,也是网络风险的高发对象。他们的安全意识,直接影响国家网络安全根基。”同学们通过活动,意识到面对暗流涌动的网络威胁,青少年需以智慧与担当筑牢防线。团课从六大维度为青少年提供了安全指南:

1. 隐私铠甲:个人信息不“裸奔”

“晒生活”时隐藏学校、家庭定位,网络问卷不填真实电话,游戏聊天室禁用真实姓名……这些细节是抵御“数据窃取”的第一道盾牌。

2.反诈雷达:识破“馅饼”背后的陷阱

当“免费皮肤”“游戏代练”等诱惑来袭,记住“天下没有白充的点券”;面对“熟人借钱”请求,一通电话核实就能戳破AI换脸骗局。

3. 信息清道夫:拒绝“带毒”内容

暴力视频、虚假新闻如同网络“毒蘑菇”,不点击、不传播、让谣言止于少年的理性。

4.设备哨兵:守住数字“城门”

公共Wi-Fi可能是黑客的“钓鱼竿”,来路不明的APP或是窃听数据的“特洛伊木马”。下载软件认准官方商店,定期更新系统补丁,让设备穿上“防弹衣”。

5. 交友警戒线:虚拟世界需“慢热”

对网友的“悲惨求助”多一分警惕,对“高回报投资”多一层求证,线下见面必须家长陪同——网络情谊,安全先行。

6.守法先锋:键盘上的“红绿灯”

不因好奇尝试黑客工具,不因跟风参与网络暴力。记住:攻击他人账号可能触犯《网络安全法》,盗用原创视频将面临法律追责。  

活动现场,同学们各抒己见,分享自己遇到的网络安全事件,也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王瑜老师耐心解答同学的困惑,鼓励同学们健康用网。做时间的主人,与家长签订“屏幕时间公约”,用30分钟运动替代30分钟刷短视频,让大脑从信息过载中解脱,回归现实世界的精彩。

网络安全没有局外人。当3.5亿青少年共同成为网络空间的“安全卫士”,当每一次点击都带着清醒的思考,我们就能织密国家安全的青春防线——这是数字时代赋予青少年的使命,更是民族复兴征程中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