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个体生命的旅程而言,打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勇气,是我们挣脱襁褓、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第一次突破;在人际交往中,打开是连接个体之间的一座桥梁,润泽彼此的心田,让我们在人生的风雨中有了可以依靠的港湾。但“打开”的意义不止于个人成长,它更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今天,高二(1)班的同学带来《打开》主题演讲。打开是突破禁锢的勇气,如马丁·路德·金为种族平等斗争打开通往自由与平等的大门。对我们中学生而言,打开是求知桥梁,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勇敢提问,拓宽思维;打开学校资源的宝藏之门,在实验室、科学探索、研学活动中拓宽视野。打开也是国家发展基石,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需要以无畏的勇气、敏锐的求知欲和豁达的胸怀,去尽情地“打开”。打开知识的宝库,汲取智慧的养分;打开心灵的枷锁,拥抱真挚的情谊;打开梦想的羽翼,向着那广袤无垠的蓝天奋力飞翔。在这充满无限可能的青春里,书写属于我们的华章,为未来的人生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

接着,高二1班班主任王丽娟老师做了题为《打开知·心·行》的主题发言。王老师强调打开不仅是动作,更是生活态度、学习精神和成长路径。她倡导学生探索未知、接纳多元、勇于实践,通过提问、跨学科学习、保持好奇心、团队合作和追求卓越等方式,将知识、心态和行动相结合,共同迎接挑战,拥抱机遇,共创辉煌人生旅程。
让我们鼓起勇气,以无畏之心“打开”心灵的窗户,去拥抱世间的美好与善良;让我们秉持好奇,以探索之魂“打开”知识的宝库,在智慧的海洋中畅游;让我们胸怀壮志,以果敢之行“打开”梦想的羽翼,向着高远的苍穹奋力翱翔,在时代的浩渺星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最后进行颁奖仪式,在北京市及石景山区第二十五届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陈文韬、屈睿、周瑞阳、丁狄悦、刘梓灏、黄悠旸等47位学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周娟老师、李莹莹老师、于昊文老师、刘思文老师、栾雨晴老师、任晓庆老师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张启轩、乔俊皓、段泓多等6位学生获得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