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是中华民族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节气文化,又该如何将这一文化传承下去呢?

今天,初二8班同学带来《小雪轻扬古韵长,文化传承薪火旺》的主题演讲,与大家分享这个节气的由来、习俗以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首先,小雪节气之所以得名,是因为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降水形式由雨转为雪,但此时地寒未甚,雪量不大,故称为小雪。这一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冬季正式开始,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
其次,小雪的很多习俗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记载,如《诗经·国风》中的“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在长兴一带,小雪日开始酿酒,称之为“小雪酒”。
最后,我校向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学校组织面面观、少年行,我们亲身走进鲁迅故居、景德镇学习传统技艺,校内选修课上,我们得以近距离接触古琴、汉服,年级设计的“各学科与春节的故事”学科大作业,让我们在学科融合的视域下,充分学习传统文化。班里的主题班会、主题板报更是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熏陶着我们。作为中学生,我们更要努力学习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着,初二8班班主任朱坤老师作了题为《小雪:诗意栖居》的主题发言,她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白居易的小诗作为开始,营造了温暖诗意的氛围。鼓励大家顺应时节,与大自然和谐共生,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在小雪节气到来的时候,用一颗温暖而敏感的心,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秋收冬藏,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冬天收获自己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