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从不只是口号

作者:安雁超 发布时间:2021-09-27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初一历史安雁超老师,今天由我为大家带来“爱国,从不只是口号”的主题演讲。

在演讲开始之前,现请各位观看一个短片。

该短片节选自今年的建党百年热播剧《觉醒年代》。面对这些问题,你是怎么看的呢?

当然有关系!视频中的诸多年轻人正是以“爱国”为名而归国的留学生。在同胞受辱之时漠视不理,事后还冷嘲热讽,可看出这些人不爱国人;在同船的诸多仁人志士彻夜探讨救国良药之时,自顾挥霍时间、肆意玩乐,可看出这些人不专国事;不爱国人、不专国事,何以称之为“爱国”?虽名为“报效祖国而放弃留学,毅然回国”,但如此态度,不过是个人利益驱使下的道貌岸然罢了,哪里是真为报国而归?万千民众又哪敢指望这些人去“救国救民”?

爱国,不仅是一句口号。仅仅一句口号,无法承载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源远流长,无法言尽中国近代以来的艰难困苦与中华民族的奋起抗争;无法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如果仅将爱国视为一句口号,那么就会像视频中以“爱国”之名回国,行麻木不仁之举的留学生一样,在自我陶醉中迷失自我,在贪图享乐中失去作为中国人的本心。“爱国”从来就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当是一种行动、一种信仰。将爱国仅仅当做一句口号,而心中无态度、手中无行动之人,其“爱国”之言必不可信,甚至可谓之为“害国”亦不为过。

安燕超.JPG

爱国,莫当做是口号。若是仲甫先生仍然在世,或许会问:九天前的“9.18事变”纪念日中,你是否随着防空警报的拉响而为广大爱国先烈们默哀?在不到十几分钟前的、每周都有的升旗仪式与奏唱国歌环节,你是否能做到目不斜视、站姿端正、庄严肃穆、歌声嘹亮?对于即将到来的七天长假,你是否能真正意识到其放假的原因庆祝伟大的新中国成立72周年?进一步地,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是什么时候吗?在平日里刷段视频、聊微信、打游戏之余,你是否能够哪怕顺便地点开“时事政治”、“国家要闻”等频道学习一二呢?在面对仲甫先生满怀这些满怀期待的问题时,你心中的答案可否让你昂首挺胸、傲然应对?还是会令自己沉默不语、心生愧意?亦或是说,你也会满脸无谓地同样反问出“这和爱国有什么关系”?个中答案,相信各位同学心中已有分晓。

那么作为中学生,如何才能让爱国不只变为口号呢?以下是我的个人建议:

好好学习。学生的使命是学习,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从学生过来的。所以,好好学习,将来为报效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爱国的表现。

勤俭节约。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等都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做一名勤俭节约的公民,不铺张浪费。包括粮食、能源等方方面面。

尊师重孝。无大家不以成小家,国家是大家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建设。小家是我们生息的地方。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重师长,这都是爱家爱国的表现。

敢于担当。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学校交待的事情认真完成,父母交办的事情,牢记在心。

“对不起”在彼时不仅是一句简单的道歉,更是在国家羸弱之时果断捍卫民族尊严的胜利;“打麻将”在彼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更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依旧麻木不热的堕落;“爱国”从来就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当是一种行动、一种信仰。

如若大家能够做到以上建议,相信仲甫先生必将开怀大笑,深感欣慰,并将自己在《我之爱国主义》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故我之爱国主义,不在为国捐躯,而在笃行自好之上,为国家惜名誉,为国家弭乱源,为国家增实力!

6P6A2302.JPG

 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