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自强不息

作者:高一2班“九一八”演讲 发布时间:2021-09-13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刘: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齐:大家好!

刘:我是高一2班刘玥希

高:高嘉良

杨:杨雨桐

苑:苑倬珲

杨雨桐:我们今天演讲的题目是《铭记历史,自强不息》。同学们,老师们,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

然而,这看似普通的幸福生活,却饱含一曲曲动人的颂歌,经历一段段悲壮的历史。

苑倬珲:让我们将历史的时针拨回到90年前的9月18日。这一天,日军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制造“柳条湖事件”,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将沈阳全城占领。东北军撤向锦州。

刘玥希: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

高嘉良:回顾这整个九一八事件,如果我们不退让,历史会不会改写?当时的中国很不自信,一味地执行小事忍让,大事谈判的处事方针,而自身实力不济,害怕引起日本的举国入侵,则是造成如此行事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一个民族的存亡不仅要努力增强自身的实力,在面对外部的挑战时,也必须要有不怕斗争,不怕牺牲的亮剑精神。

苑倬珲:从1921到2021,江河奔涌,弹指百年。100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凭借着一腔“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建立起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杨雨桐:铭记着一种初心,改革创新,发展经济,不断打赢脱贫攻坚的战役;

刘玥希:面对疫情,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上下同心,攻艰克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保证着人民心中“稳稳的幸福”。

高嘉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政党,带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坚守着“一个伟大的精神”与“九个必须”,她团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实现了“四个伟大成就”。今天的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跨越中,触摸着这个伟大政党的不变初心。

杨雨桐:何其所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见证百年。

刘玥希:我们不经乱战,不缺衣食。目光所致皆华夏,五星闪耀皆信仰。

苑倬珲:如今,生逢盛世的我们,享受成果与幸福时,更应接过前辈手里的接力棒,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的使命与担当。

高嘉良:年少多壮志,青春应许国!致敬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高嘉良:回顾历史,就是要让我们不要做胸无大志、庸庸碌碌混日子的学生,而要时时不忘正直向上、热于求知的新时代之风,要继承先烈们的敢于担负天下责任的勇气。要发奋学习科学知识,用我们的智慧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让那些曾经欺辱过我们的国家也瞧瞧,什么才是真正的强者!

杨雨桐:如今的我们都应该拥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格局,心怀信仰,志存高远;胸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笃定“乘风破浪终有时”的信心,风雨兼程,勇毅前行!

刘玥希:让信念在奋斗中闪光,让青春在创造中升华。最清晰的脚印必定印在最泥泞的路上,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终有一天,我们定会见到那满船清梦,满目星河!

苑倬珲:少年壮志本应不懈奋斗,百年盛世更应自强不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让我们把这份庄严宣誓铭记于心,

齐: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努力奋斗,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