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学习的好帮手

作者:王瑜 发布时间:2020-12-21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同学们好!期末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清晨,我们一起聊聊追忆。追忆是不是学习的好帮手,同学们比我更有发言权。刚才高一1班的几位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了对追忆的认识和体会。其实我们心里都很清楚这样一个事实,说追忆是容易的,真正做好追忆并非易事。需要大家走出一些认识误区。有些同学片面地理解为,学习方法那么多,为什么非要限制我们用追忆这一种?想必大家有过这样的切身感受,我们听一堂课、一场报告或者讲座,老师讲得很精彩,我们听得很认真,很投入。但是过了一两天,再让说说讲的内容,脑子里空空如也,能记住的内容少的可怜。这是怎么回事呢?科学研究表明,我们仅仅通过听这一种途径来掌握知识,只能获得5%的知识保有率。如何你能把知识复述出来,你能把知识讲给别人听,这样知识保有率可以达到90%。5%和90%,这是多大的差别。那么,你需要怎么做,才能把知识讲出来,让追忆真正做好?研究表明,阅读可以让你的知识保有率达到10%,试听结合可以达到20%,观摩范例可以提高到30%,分组研讨可以提高到50%,你自己亲自实践练习可以提高到75%,这样说来,要把知识讲给别人,或把知识复述出来,你不能单一地采用一种学法,而是要多种方法灵活使用,比如提前认真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补充书目,发现问题,记好课堂笔记,在记的过程中有对内容的再梳理、再加工。课堂提问,让自己的思维跟上老师的节奏,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产生思维的碰撞,亲自动手做实验,老师留的作业,绝不应付,能够举一反三等等,提倡追忆的最终目的是想让每个人可以有自己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你才可以把知识运用自如,才可以做同学的小老师,把知识讲给别人的同时,你的知识保有率也在迅速提升。这样追忆作为学习的帮手,大家接受起来是不是容易一些。

刚才同学谈到追忆作为一种测试方法,很多同学也是抵触的。为什么呢?因为追忆挑战了我们的舒适区。每一次追忆都有把我们带到了考场上,让我们一次次体验没有任何依靠的状态,没有课本,没有笔记,没有PPT,没有小组的合作,完全是你自己独立的个体去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你感受到了压力,感受到了莫名的恐慌,感受到了对自己的不满,于是你喜欢找各种借口,说林林总总的原因,强调追忆是没有用的。有用和没用的背后,是你愿不愿意让自己摆脱舒适区的依赖,从被动变为主动,愿不愿意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接受失败?愿不愿意时时给自己一个鞭策,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真正的学习者,敢于直面自己真实的学习状态,敢于正视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调整。

追忆之后的反思,反思之后的改正,追忆让你倒逼课堂,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必须是你追忆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追忆的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当然这个收获也不是通过几次追忆就可以实现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无论你基础如何,无论你反应快慢,你坚持一个周,坚持一个月,你就能感觉到你自己状态的不同,认真听讲,有条例地表达,慢慢会成为你的习惯,老师同学们也会感受到你的成长。我希望,再过一段时间问大家:感受到追忆带给你学习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吗?我希望看到你举起的手,我希望可以听到你自信的回答。追忆的确是我学习的好帮手。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