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眼前出现了一堆鱼刺、虾钳、蟹壳,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你可能会说,这太简单了,它们都是厨余垃圾。
我首先要说,你的垃圾分类意识真棒。不过我也有些小小的遗憾,因为你错过了自己动手完成一幅工艺画作的可能。
比如这位杭州88岁的高思喆老人,因为吃鱼时发现鱼刺的样子很像菊花瓣,就动手创作了一幅菊花图,从此开启了用鱼骨创作艺术作品的道路。你看,换个思路,带上一些审美的眼光,垃圾也能成宝藏。
也许你会说,这种从垃圾中淘宝藏的事,也就是自己小打小闹的乐趣,那你可就错了。看看这个巨型猫头鹰围墙雕塑,是不是非常有艺术气息?你能想象这是葡萄牙的一个垃圾处理区吗?你能想象这整个雕塑作品竟是由几吨垃圾拼装出来的吗?还有利用不同颜色的易拉罐做好的贵族画、包装盒拼出来的彩虹大画,让垃圾被重新注入生命与活力。
也许你还觉得,将垃圾加工成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专利,那你就又错了。你们才是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一代人。还记得之前科技节上那些充满奇思妙想、让人惊叹的模拟太空站吗?那是同学们利用收集来的废纸盒拼搭起来的、是用捡回来的空饮料瓶装饰过的,差点被丢掉的雨伞被改制成了太阳能帆板、废弃不要的宠物滚轮被加工成了导航天线。你们的想像力让垃圾成为了宝藏般的存在。
有些物品被称作垃圾真的有点冤,如果它们能够申诉,也许会大声喊出“我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让我们看看下面的数据:1吨废纸可制造出850公斤好纸;1吨废塑料可回炼3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1吨废钢铁可炼750公斤好钢;1吨废玻璃能造出2万个500克容量的玻璃瓶。
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日本用了27年才形成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氛围,德国用了大约40年才见到垃圾分类的成效。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从2000年提出,今年才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让我们共同努力,减少垃圾产出,做好垃圾分类,用科学的思维给垃圾创造新的价值,用艺术的思维给垃圾找到合适的位置,让每一份垃圾都变成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