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光盘行动 你我同行》。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做到人走盘光,做到珍惜粮食,做到拒绝浪费!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另一种景象。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什么事?”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实际上,浪费食物,和浪费水资源,浪费电资源等其他资源一样,是对地球村的危害,是对全体人类的不负责任。社论指出,对这种浪费食物现象,不能止于道德批评,还应引入惩罚机制。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仅仅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奢侈和浪费现象作出了“厉行节约,狠刹奢侈浪费之风”的重要批示。有关数据显示,饥饿仍是全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饥饿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仅餐桌浪费食物的价值就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
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有人建议吃不了兜着走。其实,与其吃不了才兜着,何不一开始就少点餐?与其说是“舌尖上的浪费”,不如说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在作祟。我们从小就接受相关的教育,谁不知道“粒粒皆辛苦”?谁不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当我们看到厨余垃圾箱里那仅仅被咬了一口的馒头,抑或整个扔掉的面包圈,又或者分毫未动的鸡腿,就如同卫生间龙头未正常关闭时那哗哗的流水,如同看到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那寂寞长明的日光灯,如同夏天空调显示屏上赫然显示的“18度”。试问,谁不知道“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谁不知道“节约用电,随手关灯”?谁又不知道“地球资源人人有份,节能减排家家有责”?我想,我们做的和说的真的不一样。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珍惜粮食做起,让我们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勤俭不是吃苦,而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节约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责任,节约更是一种品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从我们每一位师生共同践行,需要我们从现在这一秒做起!
创文明校园,倡低碳之风。我们倡议:光盘行动,从我做起!光盘行动,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