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大家都知道是出自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梁启超先生在一百多年前为什么要喊出:“少年强则中国强”。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落后挨打。今天这个时代,我们依然要有“少年强则国强”的精神,有人说“少年娘则国娘”,确实现在我们的少年,体格强健的少了,运动能力下降的多了;能吃苦的少了,遇到困难逃避的多了。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的少年当然需要有强健的身体,但我们并不仅仅追求身体的强健,更重要的是要有努力向上的品行,根植于内心的素养。
我要跟大家分享三点,第一点是,少年强,强的是“不服输”的自信和勇敢。
今年带领男足参加石景山区足球比赛,半决赛对九中分校,能上场的队员只有11名,没有替补队员。为什么?我听到了有的队员在说,在议论,跟九中怎么踢呀,去年被人家灌了10多个球。队员害怕了,胆怯了,怕再输球,怕输了脸上挂不住。仅有的11人也都士气低落,这比赛还怎么踢。
这个世界上没有打不倒的敌人,只有不敢战斗的自己。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承担失败的勇气和能力。上场前我对队员们说只要今天咱们没输4个以上,咱们就算赢,回头我请你们;你们要放下包袱去比赛。别人越是不看好咱们,咱们越要不服输;对手越是强大,我们越是要强大。队员们脸上的阴霾逐渐消散。虽然最后对手捡漏,我们0:1输了,但是下半场我们一直压着对方打。打得对方极其狼狈。这也是本届比赛我们打的最好的一场。下场时我和队员们一一击掌,就像欢迎胜利者。赛后对方教练也说,再有5分钟,我们肯定得被你们踢进去一个。所以 “优胜者固然有彰可表,但那些虽然遍体鳞伤仍不服输且一息尚存者,才是真正收获尊严的人。”美国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倒谷底的反弹力。”我们这些队员就是那跌到谷底,触底反弹,收获尊严的人。
我要分享的第二点,少年强,强的是“能扛事”的责任和担当。
对九中的半决赛,王梓硕同学因病在家休养,中场休息听说我们0:1落后,飞快赶到赛场,坚持上场,下半时差点攻入扳平一球。这就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为了团队,为了集体。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关键时刻,能担当,能扛事。
分享的第三点,少年强,强的是有傲骨,还要有谦逊。
抬头做人,是一个人强壮的傲骨;低头做事,是一个人最强大的气场。但一个人如果一直抬着头,就一定看不清脚下的路。
我还是以我们的队员为例,我们在对阵弱于我们的对手时,会有些轻敌思想,觉得赢下对方很容易,尤其是得分以后,就开始秀起来,过于低估对方,也过于高估了自己。比赛变成了单打独斗,没有团队配合,我们还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无论对手是强是弱,都必须全力以赴。“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谦虚?”诚如梅西,C罗,他们为什么能那么自律,能那么刻苦,我们应该可以很容易找到答案。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最可怕的不是天才,而是比你更加努力的天才。”
以上就是我与大家的分享。另外今天是十二月九日,我们将以长跑的形式来纪念一二九运动,以奔跑向先辈致敬,展现我们的意志,振奋我们的精神;我们抵御寒冷,增强我们的体质。同时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最后,奉上梁启超先生百年前的呐喊:“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