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做人要懂得感恩。从大的方面讲:感恩是感恩自然,感恩社会,从小的方面讲: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但是请大家自问一下:我们真的做到感恩了吗?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行动去报恩。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教你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你洗脸、教你做人的道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然而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不仅是滴水,而是汪洋大海。可我们又回报了他们什么?我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
1: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2: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3:你知道家庭的教育费用所占的年收入吗?4、你与自己父母的关系怎样?
5、你会厌烦父母的说教,甚至恨父母吗?
6、你的父母文化层次低或社会地位低,你有看不起父母的行为吗?
7、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8、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的东西吗?
9、父亲节和母亲节你给父母送过礼物或者道过一声祝福吗?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念,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终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撼。从现在起,每天为劳累的父母、长辈倒一杯茶,揉揉肩,洗洗脚,说说笑话;体谅、理解父母的苦楚,不顶嘴、争吵,多为他们着想;每天分担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会说 “谢谢”、“您辛苦了!”;尊重父母,每天反思过失,学会说“对不起”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把毕生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你们,为你们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父母——老师。岁岁年年多少事,迎来送往何其多,同学们你们算过吗?老师一节课要站45分钟,那么一年、十年、几十年呢?中国有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长征之路、登极之路,那么老师脚下的路能与之媲美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条路同样是用热爱、执着、奉献和牺牲写就里程和路标!
感恩老师,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课堂上,一道坚定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了你全身心地投入,你在专心地听课,这便是感恩;下课后,在走廊里看到了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礼貌的“老师好”,这也是感恩;用优异的成绩,用可骄的成功,用你一点一滴的进步来告诉老师,更是对老师的感恩。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记得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境界。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温馨。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