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心理要健康 生活更阳光》。
现代生活节奏特别的快,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之下,我们有多久没有停下来好好关注自己的心灵了?行云流水,明月当头,不停变换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忽视生活的美好,压力存在的日子里,我们更要学会呵护自己,走出心灵的桎梏,拥抱温暖阳光。
同学们,你是否为一点小事与他人争吵? 你是否因为老师的批评感到闷闷不乐?你是否抱怨生活的不公?你是否迷恋王者荣耀而忽视了学习?你是否常常因琐碎小事对父母无端发火?如果有,请关注你的心理是否健康!如果不关注,长期下去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健康一半是身体健康,一半是心理健康。现代的人们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心理是否健康,小而言之,影响着一场考试的得失,影响着一场比赛的胜负;大而言之,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和谐,社会的安定。
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王登峰教授则提出,心理健康主要有8条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与要求。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在集体中能融为一体,既能与挚友相聚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时无孤独感。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能够主动地适应现实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并能做到进一步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也是心理健康的特征,而不会认为生活是重负。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总是占据心理健康人的优势,当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
6.人格完整和谐。心理健康的人,人格作为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和集体融为一体。(侯惠荣 刘洁萍 李瀚宇)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智力正常是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一般智商低于70分者为智力落后,而智力落后是很难称为心理健康的。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而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同年龄多数人所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为了我们生活更阳光,心理更健康,防微杜渐,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我希望我们同学,第一、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会善待困难。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同学抱怨学习累,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抱怨父母,抱怨环境,在实际生活中,总要经历无数的困难,这是难以避免的,当孤独、自卑、痛苦、委屈向你袭来时,不要害怕,在你的身边有默默支撑你的力量,来自于你的父母、老师、朋友。尝试倾诉,坚定信念,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战胜困难。
第二、要学会感恩和优待身边的人。同学、老师见面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灿烂的笑容;狭路相逢时的一个闪身让别人先过,快乐了别人,高尚了自己;同学取得好成绩,我们报以真诚的掌声;同学病了,送去阳光般的问候。
第三、掌握一些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方法。比如深呼吸、参加体育锻炼、练瑜伽、打太极等。
其次,我希望我们的老师帮助学生远离心理亚健康,或及时发现并消除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真正尊重学生,与学生真诚沟通。注重情感认同,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注重正向激励。比如有的学生答错了问题,教师也要对其站起来的勇气进行肯定;有的学生虽然努力但成绩暂时不理想,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这样既有助于学生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又能学会与人沟通,增强自信心。
最后,我也希望我们老师加强户外活动,多注意休息。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不要把学校的情绪和压力带回家,也不要把家里的情绪带到课堂。
同学们,老师们,健康是一种积累,心理的健康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锻炼,需要在困难面前经受无数次的洗礼。它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勇攀高峰,在生活中,尊重他人,互帮互助。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呵护自己的心灵,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