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修养的快乐读书人

作者:汤包贝 发布时间:2019-05-27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感到蒙圈。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体育组的小鹏老师那天在读书节闭幕式上被架到火上烤的那十几分钟的心情。这是一篇有难度的命题作文,“有修养”、“快乐”与“读书”的关系,破题的时候需要破这个2个点,前有数学同仁方琼老师的文采斐然,后有历史老师华哥的诙谐幽默,我觉得我这篇作文达到一定高度太难了。然而,我还是力求在3分钟内表述清楚我能理解的几层意思。
       秒百上对“修养”一词的释义为“人的综合素质”,基本解释有几层意思:1. 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2. 科学文化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所达到的一定水平;3. 指逐渐养成的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4.智力,性格。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一个人如果需要达到“有修养”,都是需要长期积累而来的,这种修养并不与人有多少金钱直接相关,或许与他的家庭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要真正做到发自内心的有修养,而不是单单处于他律的、受到约束的有修养,就一定要有受熏陶、然后被内化、从而自我对此高度认同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体不是别人,非是自己不可,再没有比“读书”更好的途径了!伏尔泰曾经说过:“读书使人心明眼亮”,培根曾有言“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使人明白基本的道理,从而才有可能主动去做正确的事情,如果不明白基本的道理和规则,就更谈不上修养。每每看见同学们在楼道里拿同学的姓名中的谐音开着毫无营养的、甚至是低俗的玩笑,每每在公交车站看见同学们在公交站牌穿着校服开着手机玩游戏,而围观者甚众,嬉笑点评声穿透十几米,又每每阅卷时看见同学们在数学答题纸上写“菱形”的“菱”写成没有草字头的夌、写成棱角的“棱”、人为造了一个竹字头的“冷”、拼音“ling”,我都要感叹一下,幸而我们不是生在武周,而这些同学也不是武则天,否则我们要被迫认识多少别字和明空造成的“瞾”这样的字呢。同学们,闹这样的笑话说明了我们需要读书,正如著名哲学家赫尔岑“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让我们一起拿起书本,静下心来读书吧!
       至于读书时候要有所甄别、哲学家富斯德说过“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这里的糠和麦子是我们所熟悉的“精华和糟粕”,就不再解读了。要带着问题去看书、读书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科学家们、名人们也早有自己建议,而数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曾经说过“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要把这里面的问题再展开来说,实在是太多了,我也唯恐台下的同学们嫌我啰嗦,就到说到这里吧。
       而说到“快乐”与读书的关系。作家毛姆曾经说过“为乐趣而读书”。读书能够探索到未知的世界,增加自己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而这些都是人在精神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读书的第一个层面——做到愿意去读书。而如果你能在读更多书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倾向性,那么恭喜你——你很有可能发现了自己的特长,更有可能,你比别的同学更早的发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即便是将来你的选择有所改变,那也没有关系,读书的这些积累,无疑会让你从逻辑上更加清晰、看问题的方向上容易理清角度、思考问题时更加深入。 那个时候我相信,你感到自信、快乐、甚至“幸福”也是毋庸置疑的。
       坦率地说,写这一千来字,我也绞尽脑汁,少不得借鉴一下百度,可见平时的读书也还是不够的,与同学们共勉,让我再次倡议: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从中收割快乐,提高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