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尊重,扫得一屋,方能扫天下

作者:刘庆华 发布时间:2019-04-08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今天是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7周升旗仪式,拿到高三3班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关于个人卫生问题后,我的学生杜英龙同学很快就写出了“个人卫生与增强体质”的讲话稿。对于我,我思来想去觉得这个题目很俗,太普通,就和大家写作文一样,题目很常见,却写不出什么新意来。
       但是题目已经定了就不容更改,我必须得讲,讲什么呢?
       如果我再在这个主席台上讲一通关于个人卫生的大道理的话,就显得累赘了和多余了,你们台下的人也不愿意听,也嫌我烦。
       所以干脆我以学校卫生为切入点,引导大家关注和尊重一部分人,让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我觉得比我在这里说一堆假大空的话要实在的多,有用的多!用语文作文的套路来衡量的话应该不算跑题。
       每天清晨,当我步入美丽的校园看到整洁的楼道、明亮的教室、干净的操场、没有异味的卫生间时,会使我们的心情顿感舒爽、通畅。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希望在这样的优美环境里学习、生活。但同学们,你们是否意识到,这样的校园环境是谁为我们营造的?按照你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你们首先会说是学校领导、老师。但我觉得最大的功劳、付出最多的是我们的保洁阿姨和叔叔们。但是从我们同学日常的行为和做法中(其中也包括老师),很多人并没有尊重他们、也没有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认为他们为我们打扫卫生,为我们在卫生间“料理后事”是理所应当的。
       我曾经闲暇时观察过我们学校的保洁师傅们,他们年龄普遍都在50岁以上,我也私下问过他们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2000左右)。很多都是拉家带口来北京拼搏打工,上有老下有下,生活很艰辛。我们每个课间折腾一次他们就得打扫一次,一天算下来就得打扫六七次,节假日高三补课,保洁阿姨们就得上班陪一天,很辛苦。
       马克思说过“劳动是最光荣的”。人有身份的不同,职位的不同、地位的不同,工作种类的不同,但人生来是平等的,人格是平等的,赢得尊重和尊严是至高无上的。对他们劳动成果的不践踏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如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对劳动都不懂得尊重的这样的一群学生的话,我想这是学校的悲哀,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讲到这里我想我的意图已经达到了,如果非要给这篇讲话加个题目的话让我想起了东汉时期的一个典故: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是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试想,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人,这不仅仅是讲不讲卫生的问题了,更反映了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态度。
       最后总结一下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懂得尊重,扫得一屋,方能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