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方琼 发布时间:2019-04-01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雨后清明”,件随着一树春景,细雨落花,清明节悄然而至。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点,用来标注奉献与感恩、逝去与铭记、过往与未来,给人们一个抚慰灵魂的机会,一个静心思考的契机,在缅怀的过程中抚今追昔,追思生命的意义。
        在这样一个意蕴悠长的节日里,我们在国旗下,呼吸着春之气息,感受着秋落春生、生生不息的生命意义。 柔柔春风,饱含着历史的厚重。“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介子推忠贞高洁,不言俸禄的美德,通过禁火的寒食节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片片落英,寄托着对先烈的哀思。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2000余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抗美援朝时,19余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流尽了自己的鲜血,再也没能回来。大部分英烈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最后化作无字的墓、无名的坟,用血肉之躯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当战争的硝烟越走越远,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时候,你可知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烈士陵园里长眠着740多位航天英雄,平均年龄仅27岁;2016年11月12日,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歼-10首批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折翼蓝天,年仅30岁;2018年3月3日,空降兵某旅四级军士长李道洲在家休假时,三次冲入火场救人,自己却永远留在了火场中,他只有30岁;战区成立以来,我们中部战区的司令员,已从苏丹接回了三位维和英雄的遗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我们歌颂他们,缅怀他们,他们的大无畏精神造就了我们这一代光明前途,他们坚定的信念,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华夏儿女。那我们该用怎样行动来缅怀先烈们呢。我想,最重要是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爱班爱校。五星红旗升起时,有你庄严肃穆;课堂学习时,有你专注眼神;课间休息时,有你轻声漫步,课外活动时,有你积极身影。而作为初高三学子,此刻,我们就是战士,以笔为枪,视考场为战场,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为我们的梦想冲刺。
       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追忆传统,追思先烈,就是要不忘五千年的传统,不忘千万人的牺牲,肩负起时代的重任,立鸿鹄之志,学世界之学,练强健之体,圆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