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阳光心理,去除“心腹大患”

作者:安雁超 发布时间:2019-03-18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大家好,我是健康人生诊疗所的主治医师安雁超,现兼任追梦(4)班的班主任。很荣幸能够接到治学严谨、学风浓厚、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的邀请,而为在站的广大患者或隐性患者带来题为“享受阳光心理,去除‘心腹大患’”的主题演讲。听到本次演讲的主题,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了本诊所的专攻方向了,没错,就是心理建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意向品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成绩的稳步提高;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但是,在心理健康方面,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而言,能够做到的、本应做到的还有很多;加之中学生因知识不足,阅历不深,辨别是非,区分善恶,分辨真假的能力差,极容易机械模仿,盲目效法。致使部分中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不同类型的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本校实际,当前存在于本校的、较为普遍的不健康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类:
       1、排他心理:带有这种心理状况的人,见了谁都觉得不顺眼,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只盯人家的短处,甚至人家做的正确的在他看来也是错误的,于是千方百计找岔子,寻机会修理他,教训他。其表现形式大致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杠精”。不是所有杠精都有排他心理,但具有排他心理的一般都是所谓的“杠精”。
       2、故犯心理:带有这种心理状况的人,往往冒天下之大不韪,明明不能做的事他偏要做,明不能说的话他偏要说,道理也懂,事理也明,就是明知故犯,动不动就量学校,试老师,所以其行为就带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我就偏做了,你能把我怎么样,反正我没有犯法,大不了给个处分。请同学们明白,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不良心理,不是一般的懂不懂常识的问题。
       3、投机心理:带有这种心理状况的人,往往不把心思用在学习和正事上,而专钻管理教育监督及制度的空子,想方设法耍小聪明,出馊点子,搞恶作剧,在这种人的心中有人把我抓住了,我就编个谎,抓不住就算成功了,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如同学们当中发生的在无人监控时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说脏话,乱动电器及公共设施,熄灯后从楼上扔垃圾,破坏公物,在卫生间抽烟,放学后在大街上抽烟等等,一次得逞,再来下次,久而久之,这种人投机心理就演化成了故犯心理,那问题可就严重了。
       4、炫耀心理:带有这种心理状况的人,常常想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表现欲望特别强烈,虚荣心异常明显,时时处处,唯恐自己引不起别人的注意得不到他人得重视,于是或摆阔气、或弄小聪明、或耍其威势,总要弄得惹眼一些,能引起人的注意。似乎这样一来,自己就长了威风,露了面子;有的平时总爱穿奇装异服,甚至佩戴饰物,以招人惹眼,显得自己很潇洒很阔绰;有的请人吃饭,显得自己很大方,而作为学生最应该炫耀的是什么呢?
       5、嫉妒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状况的人,往往对别人超过自己的地方,总是表示不满和不服,而且常常采取一些不适当的或者过激的言辞、行为诋毁、压制、破坏、扼杀别人的长处,使其等于自己和不如自己,用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如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的学习比自己的好,用的功夫比自己的多,而自己赶不上别人却又有点羞亏时,就用冷嘲热风讽刺挖苦他,并想法影响和干扰他,甚至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贬底别人,标榜自己,以求得心理平衡。自己不做又不让不让去做。每天为此费尽了心思,误人误己。
       上述几种心理,均系不健康心理,所列特征和表现,都是某种心理疾病的必然反映,同学们要认真对照,认真自省,看你有没有这些心理疾病,如果有应是哪一种或哪几种。该怎么预防和治疗。为了你的健康成长,为了你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应有一个明确的治疗方案。知道了病因,就应先给自己开一个方子,试试看能否奏效。我这里也给同学们开了一个方子,或许对治愈你的心病有帮助: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一剂强醒针;对照《规范》、《守则》时时反省自己,若干片,一日二次;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若干片,常服;热爱生活,积极接受别人劝告,常服;排除杂念,潜心读书,若干粒,日日服,含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学习,若干袋,常服;总之,希望同学们有病就及时治疗,不要讳疾忌医。这对你今后乃至一生的心理健康确有好处,有病则医,善莫大焉,无病预防,其利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