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做人,诚信考试。

作者:胡占利 发布时间:2018-07-02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胡占利   中学英语一级教师
       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英语教研组组长。
       曾荣获石景山区听说研讨课课堂展示一等奖、区级教学基本功二等奖、区级教学大赛教学展示三等奖等奖项;多篇论文获市区级一、二等奖;曾荣获石景山区首届学生最喜爱的班主任、校级师德教师等;
       教育理念:诚实、踏实、惜时,重视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诚实,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踏实,教会学生如何脚踏实地,端正学习态度;惜时,教会他们要珍惜时间。在平时也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每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一位在德国名牌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虽然获得了博士学位,专业是热门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但在德国却找不到工作。他每到一个企业应聘,主管看了他的材料都很满意,但一打开电脑查询他的信用记录,马上表示“很遗憾,我们不能用您”。原来这位学生刚到德国时因经济紧张经常坐车“逃票”,因为德国的公交车不查票,只是偶尔有稽查员上车检查,被查到的概率很小。有一次实在不巧被查到了,在补交票款后被记下了证件号码,想不到从此有了“不良信用记录”,哪怕他学历再高、技术再精也没有企业会用他。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们普遍赞誉的一种美德。诚信,是为人之本。诚实无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说到做到。诚是诚实,诚心诚意;信是信用,遵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人无信而不立”,这些儒家经典、悠悠古训在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
       不诚信也许可以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丑陋的面目肯定会露出来,而且从此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实在是得不偿失,更是自欺欺人。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你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没有荣誉,也可以没有健康,但你不可以没有诚信,因为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诚实守信的好品质。在日常学习中,有的人没做作业,就抄袭他人的,或者对老师撒谎;有人因为对学习不上心,但又怕考不好被家长和老师批评,就作弊。这样的行为怎么称得上是个诚实的中学生呢?古往今来,没有一个靠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弄虚作假而成为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同样的道理,没有一个人能通过考试作弊而成为学业优秀的学子。要做一名好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而诚信乃为人之根本,事实上,人的成长中不可能没有弱点,也不可能不犯错误,然而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错误。我们惟有诚实、坦然的看待自己的弱点,才能对症下药,力求让自己更为完美。"诚信守纪"是为人做事的重要内涵,作为中学生,更要将"诚信守纪"看成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它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诚实守信,去践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同学们,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让我们手挽手,让诚信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树优良学风,做诚信学子!让我们带着一颗真心,与诚信同行吧,当我们真正拥有诚信时,才能告诉自己:因为我诚信,所以我美丽:因为我美丽,所以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