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

作者:唐倩茹 发布时间:2018-06-11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唐倩如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学位。
       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北京大学优秀科研奖、韩国高丽大学国际暑期学校全额奖学金等。
       再过几天我们就将迎来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粽香飘飘过端午。这些都是先辈们过节时的热闹场景,然而,随着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人似乎不再看重几千年的传统佳节,而去眷顾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对此,我们不得不发出疑问,我们的文化自信何在?我们自己的根何在?
当我们沉浸于洋节的欢笑中时,韩国传来“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本国文化遗产”的消息,国人才意识到原来端午节是被忽略的国家宝藏,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更传承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记忆。当我们听到端午节快成为他国文化遗产时,我们该有多么尴尬?
       回顾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屈原说,端午节是纪念我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据《史记》记载,战国楚国大臣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却遭到其他贵族的排挤,结果被流放,写下了《离骚》等忧国忧民的不朽诗篇,后来,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悲愤之下,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划船拯救,将饭团等投入江中,希望鱼吃饱了,不要吃掉屈原,后来的人们也以吃粽子,喝黄酒来纪念他。
       中韩“申遗”之争清晰如昨,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保护中华文化的警钟。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文化,有的正淡出大众视野,甚至濒临灭绝。例如世界三大艺术门类:西班牙的舞,意大利的歌,中国的戏曲,我国戏曲有很多已经失传,甚至连国粹京剧进课堂都面临着挑战。
       所幸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设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也于2009年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不仅在中国,在世界很多地方都会过,例如赛龙舟就在日本、越南,乃至美国、英国落地生根,这是端午节的国际影响力,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习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唯具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人民才能毫无畏惧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让我们在传统节日中积累内在的自信,外化为现实生活的动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