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应考,勇创佳绩

作者:韩鹰 发布时间:2017-06-26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韩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共产党,现任办公室主任。
       曾担任班主任、学科组长、课题负责人,从事初中教学10年,高中教学9年。
       曾获石景山区骨干教师、首席班主任、优秀导师、师德好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应用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今天,是6月26日,我们2017届初三年级的学生此时已经坐在中考的考场;上午10:30,他们将完成最后一门功课的考试。
        通常每个周一升旗仪式的时候,这个校园里还有初三和高三年级的学长学姐们,可是今天,这个向来喧闹的操场显得空旷和安静了很多。
        7月3日,下周一,我们初一、初二、高一年级的同学也将迎来本学期期末考试。
        其实,关于考试,大家细细数数,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12年学习我们要参加48次期中期末考试,几十次的单元考试和模拟考试,还有小升初、中考、高考……
       对于考试,不同人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
       首先,我觉得考试既象是我们生活中的对手,又像是我们的朋友,它一直忠实地伴随着我们的学习、生活;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甚至也历练着我们进步,成就着我们的未来。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考试对立与我们的生活之外,他应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其次,关于“诚信应考”,很多人的理解是诚实守信,诚信应考。表边上看,每一次考试是对阶段学习的检验,但实际上,也考量着我们诚信做人的标准。孔子说:“言必诚信,行必忠正。”鲁迅说:“诚信为人之根本也。”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没有诚信,何来尊严。”一次考试的背后也彰显着我们每个人做人的准则。
      诚实守信是每一个考生必有的品质,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我们做人的底线和原则。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拿虚假的分数来欺骗自己,欺骗父母,欺骗老师。
      不诚信的考试会损害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尊严感和自信心。
      另外,对诚信应考我还有不同的理解。“诚”我们可以理解为坦诚、忠诚,面对考试,如果我们怀之以忠诚敬畏之心,心怀了一份对知识、对老师、对自己忠诚的敬意,我想,你会克服考场的紧张、拒绝考试作弊的卑略行为,恭敬、谨慎作答、不会轻易放过每一道试题,不会轻易地放弃每一次思考,认真、庄重、严肃地写下每一个字迹。
   “信”我们可以理解为准确和自信。训诂学在翻译古文时讲究三个境界:信达雅,这里的“信”指的是准确;面对每一次考试,我们一定要追求会的内容一定要是对的。这就是说,我们要确保在应试过程中对于你会的知识考察要准确做答。
    “信”的另一个理解就是“自信”。一个人拥有自信不一定成功,但是没有自信是万万不能的。我总觉得,这里存在一个积极地心理暗示:那就是,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相信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自信一定是对自己很了解的基础上理性的自信,而不是盲目的自负。
     诚信应考的全过程其实是一种自尊、自重、自爱,自信、真实的自我、坦荡的自我彰显的过程。
     诚信应考也是我们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追求凝聚、坚韧、求实、思进的校园文化追求的一部分。
   《论语  第七章  述而篇》中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意思是说:仁德难道距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
     换言之,诚信应考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她就在我们身边,一直没有离开。
     亲爱的同学们,真心的祝愿你们葆有一颗诚信之心,去迎接下周的期末考试,去迎接人生路上数不清的考试,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获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