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努力学习 教学处副主任 徐文博

作者:徐文博 发布时间:2017-04-17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徐文博,中学数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专业。
       工作期间曾担任6年年级组长,2年班主任。所带年级曾2次荣获石景山区优秀年级组,个人曾多次荣获石景山区教育先进工作者、石景山区德育先进工作者,石景山区师德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如《浅谈用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分别荣获石景山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北京市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教学理念: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迎难而上,努力学习”。
       “迎难而上,努力学习”背后却有着丰富内涵:它与“不甘平庸不甘落后,追求卓越”的北大及北大附中的精神,与“凝聚、坚韧、务实、思进”的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精神血脉相连;它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行而行之”和“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于绝望中找寻希望”精神的典型代表。
首先:迎难而上,努力学习意味着“面对困难不退缩,始终为梦想而奋斗”。
在《挑战不可能》第二季总决赛中,最受瞩目的和令人感动的是67岁的无腿老人夏伯渝第四次冲击海拔8844.4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虽然卸掉假肢的夏伯渝身高只有1.21米,但是他一直怀揣“登顶珠峰”的梦想。1975年,他们登珠峰突击到海拔8600米时,因恶劣天气,被迫下撤。在海拔7600米露营时,夏伯渝把自己的睡袋让给了遗失睡袋的一位藏族队友,导致自己双脚严重冻伤,被迫双脚截肢。躺在医院里的夏伯渝,从广播里听到队友登顶珠峰的消息,但他失去了成为登顶珠峰的英雄的机会。此次此刻的他内心既激动又充满了深深的遗憾。
       为了继续实现自己“珠峰梦”,他准备了41年,几十年坚持锻炼,即使在患癌化疗期间也不曾间断。“2014第二次登珠峰,遭遇雪崩,再次错过了仅剩下的244米。2015年第三次登珠峰,遭遇尼泊尔大地震,他死里逃生。2016年第四次登珠峰,历经克服种种别人意想不到的困难,在距离珠峰峰顶不到100米的地方,遇到了强劲高空风,被迫下撤,这成了他这一生没有遗憾的遗憾。
珠峰摧残了他的双腿,但永远不能够摧残他的意志。夏伯渝老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击垮”;向我们诠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座高峰,有的人靠腿走,有的人靠意志攀。”
       同学们,是否被夏伯渝老人的故事所感动?是否被他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折服?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种种的困难,例如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写,克服不了自己的懒惰等不良习惯 。这些困难和夏伯渝老人的无腿登珠峰困难相比,又算得了什么。我们是否还要“继续怨天尤人,长吁短叹,抱怨命运的不公”;还是要“迎难而上,奋起直追,做学习生活的主人、强者”。如果选择后者,则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修身,修心,静心,认真听每一节课,积极思考;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不放过一道错题,积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积蓄能量。只有现在做好了,我们今后才有可能厚积薄发,才有可能在更宽更广的平台上更好的发展。
       其次,迎难而上努力学习意味着心无旁骛,不被别人眼光看法所左右,不被外部的环境所影响,一心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努力。
       去年高三毕业生王佩佩同学,即使再简单的问题她都要学上三遍或者更多遍才能理解掌握,在每次高三模考中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而一直被同学老师所低估。但她始终坚持弄懂每个知识点,每个问题,每天会追着同学老师问问题。许多同学和老师都被她问“怕”了,问“烦”了。但是她从没被同学们异样的眼光所左右,始终如一地爱问好学,克服自身困难与惰性,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最终在高考中取得十分优异成绩,成为我校文科状元。
       现在初高三的同学正面临着人生的关键期,也是快速提升期。虽然面临种种困难和煎熬,但是“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最近之时”。当下更需要我们迎难而上,努力学习,克服惰性,全身投入,珍惜用好每一分钟。一定能在6月份的中考高中取得优异成绩,收获人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只要我们一心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全世界都会给我们让路。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努力学习”,定能创造奇迹,实现辉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