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初三(2)班 班主任 刘东阳

作者:刘冬阳 发布时间:2016-06-06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人生往往在逆境中,经历过困难和挫折,才知道要通过奋斗来改变现状。
       在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时,12岁的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国内重工业几乎等于〇。吃饭问题难以保障。邻国虎视眈眈,弱国无外交。此时,钱学森海外求学,回国效力,使得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钱学森为中国军事强大而读书。
       对于当代的中学生来说,为什么而读书?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为了我爸妈;为了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为了有好工作,为了有好生活。
       难道只是这些么?
       你的专业,使你担负不同的使命,理科生应为振兴科技而读书,文科生应为传播弘扬中国文化而读书,共同为祖国经济发展壮大而读书。你们现在在学校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决定着我们国家将来能否应对各种重大的挑战。一国之未来在于少年,你们任何一个都是中国的少年,面对责任,不能将任何一个排除在外。
       因此希望同学们,放眼世界,脚踏实地,远大的志向从点滴做起。学好你的专业知识,先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善思,勤学,勇敢,拼搏。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至少做好以下这些基本功,字迹赏心悦目,在此基础上写字速度快,名著阅读量大,古诗文储备丰富,谋篇布局胸有成竹,台上台下游刃有余。计算功底强硬,简单题熟练准确,万无一失,复杂题思如泉涌,一题多解。体能锻炼长跑,坚持不懈。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更何况是我们。即使你名列前茅,同样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发现自己的不足,像身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完善自己,不骄傲,不急躁,不气馁,做好基本功。正值毕业班的学生,中、高考只是你人生的一个拐点,在剩下的日子中,一切要踏实平静,做好常规工作。
       学习并非一蹴而就,我们会面临很多的的挑战。但无论如何,我们的生活现状——比如外表、出身、家境——都不是忽视家庭作业或在校表现不好的借口,也没有顶撞老师、迟到旷课的借口,更没有不努力学习的借口。从自己做起,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你们的命运需要你们自己写下,也只能你们自己写下!
       我们的周恩来总理十分珍惜学习机会,他为自己制订了五个“不虚度”的要求:读书不虚度,学业不虚度,习师不虚度,交友不虚度,光阴不虚度。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想想自己为何而读书,怎样读书,然后切实的实行,一切都会不一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