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初三(2)班 学生 贾金环

作者:初三(2)班 学生 贾金环 发布时间:2016-06-06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意思是,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这副劝勉联,虽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果说上联是劝勉人们要“贵学”,那么下联“事非经过不知难”,就是强调“行”的重要性,光“学”不“行”终是无益。
       读书是“学”的捷径。读书需要勤奋,毛泽东主席手不释卷,一部《二十四史》批阅多遍,晚年还自学英语,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去,因而成就了一代巨匠。读书能修身养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过得幸福而美好。人生不可能事事一帆风顺,当我们遭受挫折和打击的时候,能够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更多地忧国忧民忧天下,而不是一味哀叹自己的不得志,范仲俺《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必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发出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位名人说过,人一天不读书,浑身就充满了臭气,可谓深得读书之妙,不读书,无以言,显得浅薄而无知。
       唯有在我们的大好时光里,孜孜不倦地学习,锲而不舍地执着和拼搏,我们才会在奋斗中迎来自己的璀璨人生。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做学问总是不遗余力的,即使这样,也是从年轻开始就下苦功夫且不断努力,直至老年方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自己亲身的实践。 
对于我们学生,我们的“行”便是学以致用。
       明天,高三的同学们将踏上高考的战场,我们也还有十几天也将要迎来中考。也许面对这样的历练,才能体会到要打赢这场仗的难。
       也许在我们都曾迷失过,失望过,但是迷失了一次,是为了让自己以后更好认清前方的路,失望过一次,是为了让自己重新找回对未来的希望。我们都在时光里跌跌撞撞地成长,然后一点点离开最初的模样。
       让我们在我们人生的花季中,生命的春天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