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蓝天重回蓝天——高二年级组长 刘永奇

作者:刘永奇 发布时间:2016-03-18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去年,北京连续发布两次雾霾红色预警,我并不担心各位同学在家的学习效率,因为北大附中已经把她的信念、热情与期望熔铸到我们的血液里。
       我心疼的是,迷雾中,依稀看到一如既往地在挥动着小旗的公交协管员,他们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
       我牵挂的是,依然在清扫街道的清洁工,车来车往的道路上,他们可否知道,迷雾中车辆因为视线而给他们增加的危险;
       我同情的是,为了家庭的责任,卖菜的商贩,在迷雾和生活的重压下艰难的呼吸。
我担心的是,浩瀚宇宙的那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蓝天是否已然成为翘首的奢望,白云是否会已成渐去渐远的回忆?
       从国务院出台的“大气十条”,到今年1月1日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从北京市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到京津冀联防联治,我们看到,党和政府在坚定地行动。
       作为看似微不足道的个体,行走于天地之间的我们该做点什么?能做点什么?
       我想,就从少坐一次私家车开始吧,那样就可以减少一些尾气排放的超细粒子和污染气体;
就从推出已经尘封已久的自行车开始吧,让自我以运动的方式与自然有个最亲密的接触;
就从厘清垃圾分类开始吧,一方面减少垃圾的产生,一方面让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降低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就从健康饮食开始吧,拒绝烟雾缭绕的烧烤,在家中营造亲情的温馨;
就从顺手关掉一盏灯开始吧,每一份能源的过渡使用,都让我们感受到地球母亲肌肤被扯裂的疼痛;
       就从无纸化办公开始吧,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和学校搭建的OA平台,减少对绿色的掠夺;
       就从我们今天阳光下的学习开始吧,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将来国家发展的接力棒交到我们的手中时,请让我们用科技去推动中国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让低能粗放的“Made in China”最终成为响彻环宇的凝聚我们知识和智慧的“Created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