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问号”不是凭空的好奇,而是探索的起点,不是迷茫的停留,而是照亮人类进步之路的火种;不是孤立的思考,而是连接个人理想与国家需求的纽带。
本周的升旗仪式由初三(6)班承担,升旗手是来思雨同学。国旗下,国旗班的同学们列成整齐的方队,他们步伐铿锵有力,展现出对国旗的敬畏。
冯子萱、孙稼耕、程瑶、董世雯给大家带来《从科学家的“问号”到我们的行动——做时代追梦者》的主题演讲。演讲中,我们了解到一些科学家为国家、为科学奋斗的事迹,屠呦呦因 “如何从青蒿中提取抗疟成分”的疑问研制青蒿素,钱学森因
“中国如何拥有自己的航天事业” 的追问投身 “两弹一星” 工程。同学们日常中一些看似微小的举动,都是对科学的追寻与探索。例如,在课堂上,当对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产生疑问,和老师同学辩论;当实验结果和预期不符,仔细排查每一个步骤,当看到新闻里的科技突破,想一想
“如果是我,会如何探索这个领域”,这都是向科学家学习,成为时代追梦者的开始。
随后,初三(6)班的班主任姬楠老师进行了演讲,她讲到,在我们的校园里,“科学种子”早已在沃土中生根发芽。去年9月,我校正式挂牌 “科学高中”,将科学教育纳入育人体系;今年3月,与北大共建
“博雅领航材料科学实验室”,为同学们的科学探索搭建了更高的平台;5月“课桌上的世界”第九届科技节如期而至。
我们学校的科学教育绝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开设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工程等选修课,是为了给同学们的 “问号” 提供探索方向;邀请中国科学院、北大专家进校园,是为了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学家的精神;举办全员科技现场竞赛,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明白:“行动”才是回应
“疑问”的最好方式。
最后,姬老师表示,愿做同学们探索路上最坚实的同行者,也愿同学们把对科学的热爱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实验、每一次竞赛,用青春的朝气与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 “追梦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