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发愤图强

作者:初一(2)班 耿仔绅 发布时间:2016-01-12 编辑:审核: 浏览次数: [关闭]

       2015年12月24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组织初一年级师生参观坐落在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卢沟桥、宛平城,燕山八景之卢沟晓月的所在地,本该是“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的宁静所在,却因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傍晚的一声枪响骤然从如画的风景巨变为厮杀的战场,中国自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
       没有人希望战火重燃,没有人不渴盼和平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忘记历史,忘记中华民族经历过的惨痛搏杀,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惜当下、创造未来。
       不需踏入纪念馆,就会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占地面积广阔的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的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分布的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的7块草坪;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馆前二级平台上安放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这些无一不是为了铭记——永远铭记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英勇献身的先烈、前辈。铭记英雄们追求和平正义、捍卫民族独立、自由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进入肃穆庄严的纪念馆,认真观看馆内陈设的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物件、一处处复原景观。这些展品与场景真实再现了当时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卓越的抗战之路。
       从9?18事变抗日战争开始,到7?7事变日军侵华,国人终于醒悟忍让不能救国,不与日军对抗最终就是一个死,这才燃起斗志,开始与日军抗衡。是的,为了抗日救国、为了保住民族尊严,中华儿女将抗日这个念头放在第一位。从民族危机开始的那一刻起,人们知道了只有团结才有胜利、才能与外界抗衡,才能打倒法西斯同盟,取得最终胜利。
      当再次唱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组成我们新的长城。”雄伟高亢的不仅是歌声,更是那些顶天立地的英雄们留下的誓言——“即使我们匍匐在重机枪的枪林弹雨之下,中华人民也不会屈服”。 壮烈殉国的杨靖宇、无惧牺牲的狼牙山五壮士、英勇就义的女英雄赵一曼……正是因为这些抗日英雄们的无惧牺牲与传递在心中的执着信念,才创造了中国现在的和平。先烈们这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正印证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
       当下的我们需要铭记历史,发愤图强。方能不负先烈舍生忘死创造的和平环境,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发展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