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乐考非遗之趣——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小学部期末乐考活动

作者:廉蓉 张文心 发布时间:2025-07-04 编辑:审核:郑安琪 终审:刘亚慧 浏览次数: [关闭]

在春节等传统节日申遗成功的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宛如一座坚实的桥梁,紧密连接着民族情感,成为彰显深厚文化底蕴的关键纽带。6月27日,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小学部以“传承传统文化,乐考非遗之趣”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具匠心的乐考活动。此次乐考覆盖多门学科,精心设置了15个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关卡,将非遗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为孩子们精心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盛宴。孩子们在欢乐的闯关过程中,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收获知识与成长的累累硕果。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少年的心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语文:妙语连珠,文韵悠长启新程

语文学科精心设立了“言传文采”、“语韵琅琅”和“文承非遗”三个关卡,孩子们化身小小解说员,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图案细节、工艺特色与背后故事;用稚嫩却充满热情的声音,认真诵读文字,或慷慨激昂,或婉转悠扬;转动生肖转盘,运用熟练的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准确找到生肖汉字。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一颗探索与传承的种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田悄然生根发芽。

数学:数趣横生,智启非遗续华章

数学乐考设置了“京韵数趣”、“影戏分物”和“粽香数韵”三个精彩关卡。孩子们运用本学期所学的图形认知与对称知识,化身“火眼金睛”的小侦探,仔细观察脸谱上的花纹,寻找出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观察皮影舞台上的图片,巧妙提出并解答加减乘除数学问题,创意出相关的数学故事;通过模拟购物、称量粽子等活动,在实践中掌握了人民币计算与测量技能。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在这三个关卡中碰撞出绚烂的火花,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与快乐的双重成长,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数学的智慧力量。


英语:英韵流芳,非遗添彩谱新篇

“拾遗童韵”和“奇遇遗彩”关卡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充满了探索的热情。从盒中抽取数字乒乓球,迅速翻至教材对应页,与同伴现场即兴编创情景对话。从桶中抽取画有精美非遗图案的竹签,根据画背面写有的固定主题,列举三个该主题下的词汇。在互动的过程中,语言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地流淌。孩子们不再是对非遗文化一知半解的旁观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在思考和表达词汇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

道法:德法润心,传统美德永流传

道法学科以“德法润心”为主题,通过美德卡片的抽取,使传统美德以鲜活的姿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踢毽子、跳房子、丢手绢等传统游戏则像一条欢乐的纽带,将孩子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在快乐中传承和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投沙包回答有关剪纸、戏曲、皮影的坚持合作主题问答环节中,孩子们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知识与欢乐的精彩碰撞,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领悟了坚持合作的精神内涵。

科学:智慧非遗,传统智慧启新思

科学乐考探寻“智慧非遗”,聚焦博大精深的节气文化。结合天气认知、季节特征、物质变化等科学知识,融入节气历史典故与民俗,孩子们通过排列识图、趣味答题,领悟古人顺应天时、洞悉自然的深邃智慧。在闯关中,传统智慧启迪着现代小探索者的科学思维。

体育:跃动青春,传统活力永不息

体育学科以“跃动青春”为主题,精心设置三大项目:跪姿爬行中四肢着地、膝盖悬空,充分锻炼核心力量;左右横跳体能环,于跳圈间轻盈腾跃,考验着身体协调性与弹跳能力;行进间跑跳绳则融合速度与耐力。孩子们化身活力精灵,尽情释放运动热情,在趣味挑战中提升体能,感受体育运动的独特魅力。挥洒汗水、超越自我,尽显运动风采,乐享健康成长的美好时光。

音乐:快乐音乐,传统旋律奏新声

音乐学科以“快乐音乐,快乐成长”为主题,通过边唱边跳和乐器伴奏的形式,考察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节奏感。学生需跟随音乐旋律,自信演唱歌曲并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展现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此外,学生将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如铃鼓、手摇铃、沙锤等)为歌曲伴奏,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此次乐考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在音乐中感受美、创造美,培养节奏感与团队协作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音乐的快乐!

舞蹈:童趣舞步,非遗瑰宝焕新彩

当童趣舞步邂逅非遗瑰宝,欢乐的舞蹈乐考课堂瞬间变身民族非遗文化秀场! 手绢飞旋中,汉族《东北秧歌秀》活力四射;歌声与舞步齐飞,傣家《金孔雀轻轻跳》轻盈曼妙,藏族《我的家在日喀则》 热情奔放。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化身“非遗小达人”,以灵动舞姿亲近传统文化,让非遗艺术在童心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劳动:工匠非遗,劳动精神薪火传

劳动学科以"工匠非遗"为主题乐考。孩子们手执黏土精塑沙燕等非遗手作,在揉捏塑形中研磨技艺,以一丝不苟的匠心复刻传统纹样,将工匠精神融入非遗传承。每一次按压与勾勒,指尖流转的不仅是技法,更是对传统工艺精益求精的坚守。孩子们感悟工匠精神,让劳动教育成为非遗传承的鲜活载体。

美术:非遗蝶韵,传统纹样绽新光

“非遗蝶韵”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国传统纹样的艺术世界。蝴蝶作为非遗文化中的经典吉祥符号,象征着美好与生生不息。孩子们根据提供的单侧蝴蝶花纹,运用对称构图的方法,精准绘制出另一侧纹样,并发挥创意以丰富色彩装饰点缀。笔尖飞舞间,一只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孩子们笔下绽放,对称之美、纹样之韵跃然纸上,童真创意与非遗魅力完美融合。

今朝乐考承古韵,童心筑梦向未来。这场以非遗文化为魂的期末乐考活动,成为文化传承的乐园与智慧成长的沃土。孩子们在沉浸式闯关中,不仅巩固了学科知识,提升了综合素养,更得以近距离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搏,增强了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关卡,是学期收获的生动见证,更是文化传承的星星火种。愿孩子们永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的激情,乐学善思,勇于实践,勤于传承,争做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