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锣密鼓的军训期间,同学们开展了队列训练、军歌演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了加强同学们的救援能力和安全意识,我校于8月24日上午举行了主题为“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红十字会培训活动,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生命教育的启蒙之旅。
本次活动学校特邀北京市石景山区红十字会的张老师等12位老师组成的专业培训团队,携带多套专业训练设备为同学们进行培训。培训采用“理论讲解+视频教学+实操演练”的模式,让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
培训活动上,张老师首先介绍了红十字会的起源、三个组成部分、七项基本原则等,红十字代表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道主义的践行,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将成为这种精神的传承者。
为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急救技能,理论环节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等知识。张老师讲解了完整的心肺复苏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包括环境评估、意识判断、呼救求援、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环节,并通过图像和数据强调了“黄金救援4分钟”的重要性。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时低头记录要点。
然后,同学们在12位实操老师的带领下严谨认真地进行实操演练。老师手把手纠正动作,让同学们扎实掌握急救技能。
经过一上午的系统培训,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更深刻理解了红十字精神的内涵,所有人收获颇丰,成为了生命的守护者。
北京市石景山区红十字会的12位专业讲师生动细致的讲解和手把手的指导,让师生掌握了宝贵的急救技能;各位校领导的全程支持与关怀,为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校医老师和各位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组织与配合,让这次生命教育得以圆满实施。让我们共同践行“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将这份守护生命的力量传递下去!
附——军训期间优秀军训日志(节选)
通过这几天的军训和红十字会急救培训,我们不仅收获了专业的急救知识,更深刻体会到守护生命的重要意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们的真切感受——
汗水里的成长
今天是军训第一天。先是练军姿,要求抬头、挺胸、收腹,双脚分开约六十度,双手贴裤缝——这时候才体会到什么是“站如松”。一开始还能坚持,没过多久腿就发酸,后背僵硬,汗水顺着脸颊流,却不能擦,只能忍着。
接着练踏步,起初大家步伐杂乱,教官喊着口号纠正摆臂幅度和抬脚高度。反复练了很多次,脚步声才渐渐整齐。
然后学敬礼,跟着教官的示范调整手指位置、手臂角度,直到动作规范。最后接触了军体拳,几个基础动作要做到有力到位并不容易,得慢慢琢磨。
一天下来,身体有些累,却很充实。训练中我体会到了纪律的重要性,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高一(1)班 史昀添
军训中的苦与甜
太阳像个刚睡醒的火球,把操场烤得滋滋发烫。我们站在队列里,影子被晒得短短一截,贴在地上跟着步伐晃动。教官喊“齐步——走”的瞬间,我的胳膊肘差点撞到旁边女生,赶紧往回收了收。踢正步时,鞋底砸在塑胶跑道上,发出“咚咚”的闷响,像是给太阳的热情打节拍。
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滑,痒得想挠又不敢动,只能使劲眨眨眼,让睫毛把汗扫到脸颊上。休息时灌了半瓶水,瓶身外面凝着的水珠顺着手指流进袖口,凉丝丝的,像给发烫的皮肤贴了片冰。
午饭的番茄炒蛋简直是救星,橙红色的汤汁拌着米饭,我扒了满满两大碗。食堂的空调呼呼地吹着,把饭菜香吹得满屋子都是,连平时不爱吃的青菜都觉得美味可口。
——高一(2)班 刘希言
以技能传递温度以责任守护生命
这次关于红十字会知识与心肺复苏的深入学习实践,带给我深刻的震撼与收获。我不仅系统了解了红十字会百年传承的人道主义使命及其七项基本原则,更通过专业讲解,深刻认识到在心脏骤停的“黄金四分钟”内,及时、规范、高效的心肺复苏,就是搭建起生死之间的关键桥梁。
在实操环节,当我的双手第一次按压在模拟人的胸腔上,感受着那要求的5厘米深度和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时,“生命之重”的责任感才如此真切地落在掌心。从开放气道到人工呼吸,每一个步骤都要求绝对的精准与冷静。
感谢学校邀请石景山区红十字会组织的这次培训,这次学习远不止于一项急救技能的习得。它更是一次关于生命价值与公民责任的深刻教育。它让我笃信,当意外猝然降临,我将不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旁观者,而是一个有能力、有勇气挺身而出的施救者。同时,我也渴望将这份关乎生命的知识传递出去,与更多人携手,共同守护这世间最宝贵的生命。
——高一(3)班马乐怡
队列里的凝聚力
上午的训练聚焦于队列动作,从基础的齐步走到难度更高的正步,每个动作都颇有讲究。起初大家的脚步总难统一,队伍显得零零散散,教官一遍遍纠正我们的摆臂高度、步幅大小和脚背绷直的力度。直到经过一次次练习,当整排人的正步落地声汇成“嗒嗒”的整齐声响,望着前后对齐的队列、绷直的脚背划出一致的弧度时,我忽然被这种团结合作的力量深深打动——原来零散的个体,真的能凝聚成整齐的集体。
——高一(4)班肖京洋
感悟生命与责任
今天我们进行了红十字急救培训。之前,我以为心肺复苏的手法只是像电视里看的那样,随意地按压几下胸口。经过今天的学习后,我才知道心肺复苏也有很多讲究,既要注意按压的力度和频率,还要时刻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看过老师的演示后,我们也迫不及待想要自己上手演练一遍。
听了老师们的讲解,我才知道人心脏骤停10分钟后就会死亡,所以要把握住黄金4分钟进行救援。我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与宝贵,所以我才要更加珍爱生命。今天也学习了通过培训成功施救他人的案例,那些精准操作与成功挽救生命的瞬间,让急救知识不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真切能托举生命的力量,深深触动了我 。
——高一(1)班 李晨溪
苦中见韧暖中聚心
虽有凉风送爽,却因闷热难散,
汗透衣背,关节酸沉。
挺胸收腹,目光如炬,
立如钟、稳如松,形似梅、意似竹。
天气炎热,偶有不适,
头昏体软,几欲倾侧。
声愈洪亮,动作愈齐,
渐入佳境,更显精神。
迷彩阵列,同心同力,
见同窗不适,纷纷伸手相扶。
休息时分,互勉互助,
所谓凝聚,于此见真。
整仪表、守规矩,
初识军训之苦,更期待明日之进。
——高一(2)班孔心源
人人学急救守护不止于己
今天参加的北京红十字会急救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我们重点学习心脏骤停识别、心肺复苏操作和AED使用方法,顺利完成理论测试。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现场示范的标准心肺复苏操作,包括正确的胸外按压手法和人工呼吸技巧。实践环节中,我们分组模拟训练并接受技能考核。
这次培训让我深刻体会到,急救技能是每个人应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它不仅是技术动作,更是社会责任和人道关怀。正如“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所强调的,危急时刻我们都可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此次培训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守护生命的责任感和信心,我期待未来能将其运用到生活中,为构建安全社会贡献力量。
——高一(3)班 郑子涵
学急救懂敬畏
今日红十字会急救课程令我受益匪浅。学习心肺复苏与AED使用,使我深刻认识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在模拟中,我体会到每一次按压都至关重要,每一步操作都需准确有效。这不仅是方法学习,更是一份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意识到,掌握这些技能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他人生命。作为一名高中学子,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让社会多一份安全保障。这次学习的意义,超出了它的意义本身。
——高一(4)班吕仲柯